防静电砂浆是一种特殊功能型建筑材料,主要用于电子厂房、数据中心、医疗洁净室等对静电控制要求严格的场所。其执行标准主要参照GB 50944-2013《防静电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和JGJ/T 175-2018《防静电地坪工程技术规程》,对材料性能、施工工艺和质量验收作出了明确规定。
在材料性能方面,防静电砂浆的核心指标包括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标准要求体积电阻率应控制在1.0×10^4~1.0×10^9Ω·cm范围内,表面电阻率需保持在1.0×10^5~1.0×10^9Ω之间。材料组成上,通常采用42.5级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胶凝材料,掺入导电填料(如石墨、碳纤维或金属氧化物)和级配合理的骨料。导电填料掺量一般为胶凝材料总量的15%-30%,细度模数控制在2.3-2.6的中砂作为骨料。
施工工艺要求严格遵循基层处理、材料配制、分层施工的流程。基层含水率需控制在8%以下,抗拉强度不低于1.5MPa。施工时采用机械搅拌,水灰比控制在0.35-0.45,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铺设厚度通常为5-8mm,分两层施工时,间隔时间应控制在4-6小时。施工环境温度需保持在5-35℃范围内,相对湿度不超过85%。
在性能特点上,防静电砂浆除了具备导电特性外,还需满足28天抗压强度≥25MPa,抗折强度≥6MPa的技术要求。材料的耐磨性能需满足GB/T 1768标准,经1000转磨耗后质量损失不超过0.15g/cm²。粘结强度应达到1.5MPa以上,确保与基层的可靠结合。热膨胀系数控制在10-12×10^-6/℃,与混凝土基层保持协调变形。
质量验收包括电阻测试、强度检测和平整度检查。电阻测试采用重锤电极法,测试点间距不大于3m,每100㎡不少于5个测点。平整度要求2m靠尺检查,间隙不超过3mm。养护期间需保持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期间环境温度应维持在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