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0水泥灌浆料的配合比设计是建筑工程中一项关键的技术工作,其质量直接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该强度等级的灌浆料主要用于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地脚螺栓锚固等需要高强度支撑的场合。配合比设计需综合考虑强度要求、流动度、体积稳定性及施工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在原材料选择方面,水泥宜采用P·O42.5或更高标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其3天抗压强度不低于17MPa,28天抗压强度不低于42.5MPa。细骨料应选用级配良好的天然河砂或机制砂,细度模数控制在2.3-2.6之间,含泥量不超过3%。粗骨料一般采用5-20mm连续级配的碎石,压碎指标不大于12%。为改善性能,常掺入高效减水剂,减水率应达到20%以上,以及微膨胀剂,限制膨胀率控制在0.02%-0.04%范围内。
典型的C40水泥灌浆料配合比为:水泥:砂:石:水=1:1.2:2.1:0.38(质量比)。每立方米材料用量约为水泥450kg、砂540kg、碎石945kg、水171kg。高效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0.8%-1.2%,微膨胀剂掺量为6%-8%。该配合比经试配调整后,拌合物初始流动度应达到260-280mm,30分钟流动度损失不超过20mm。www.khyzd.com
施工工艺要求严格把控各个环节。拌制时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投料顺序为:先加入70%的水和全部外加剂搅拌30秒,再加入全部胶凝材料搅拌60秒,最后加入剩余水和骨料搅拌90-120秒。灌浆前需将基层清理干净并充分湿润,但不得有明水。灌浆时应从一侧连续进行,采用高位漏斗法或压力注浆法,灌浆高度超过1.5m时应设置溜槽。灌浆完成后需立即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养护,24小时后可拆除侧模,湿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质量控制要点包括:原材料进场必须复检,重点检测水泥的安定性和强度、骨料的级配和含泥量;拌合物每工作班至少检测两次流动度和温度,温度宜控制在5-30℃;标准养护试块每50m³留置不少于一组,同条件养护试块根据需要留置;拆模后检查表面质量,不应有蜂窝、孔洞等缺陷www.khyzd.com。在冬季施工时,应采取加热拌合水、覆盖保温等措施,确保入模温度不低于5℃。夏季高温期施工则需控制拌合物温度不超过35℃,必要时掺加缓凝剂延缓凝结时间。
特殊情况下需调整配合比参数。当用于预应力孔道灌浆时,水胶比应降低至0.32-0.35,并适当增加膨胀剂掺量;在腐蚀性环境中,可掺入10%-15%的矿粉或粉煤灰以提高耐久性;对于大体积灌浆部位,应采用低热水泥并控制入模温度不超过25℃。配合比设计必须通过实验室试配验证,确保7天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28天强度满足C40标准要求,同时收缩率不大于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