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次灌浆料养护时间详解
二次灌浆料是一种常用于设备基础、钢结构柱脚、桥梁支座等工程的高强度灌浆材料,主要由水泥、骨料、外加剂等组成,具有高流动性、微膨胀、早强等特点。其养护时间直接影响最终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能,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养护。
## 二次灌浆料的性能特点
1. **高流动性**:坍落度通常控制在250mm以上,确保灌浆料能够充分填充空隙,避免空洞。
2. **微膨胀性**: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微膨胀,补偿收缩,减少开裂风险。
3. **早强特性**:1天抗压强度可达20MPa以上,3天可达40MPa,28天强度通常超过60MPa。
4. **耐久性**:抗渗等级可达P8以上,抗冻融循环性能良好,适用于恶劣环境。
## 养护时间的影响因素
1. **环境温度**:
- **20℃~25℃**:标准养护条件下,灌浆料初凝时间约2~4小时,终凝时间6~8小时。
- **低于5℃**:需采取保温措施,否则强度发展缓慢,养护时间需延长至14天以上。
- **高于30℃**:水分蒸发过快,易导致表面开裂,需覆盖湿布或喷洒养护剂。
2. **湿度控制**:
- 灌浆后24小时内禁止振动或扰动,避免影响强度发展。
- 养护期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以上,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或定期洒水养护。
3. **灌浆层厚度**:
- 厚度≤50mm时,养护时间通常为3~7天。
- 厚度>100mm时,内部水化反应较慢,养护时间需延长至14天。
## 不同阶段的养护要求
1. **初凝后(2~4小时)**:
- 避免踩踏或振动,防止结构受损。
- 若表面出现泌水,可用海绵轻轻吸除,但不得用水冲洗。
2. **终凝后(24小时内)**:
- 开始保湿养护,可采用湿麻袋、塑料薄膜或养护剂覆盖。
- 若环境干燥,每2~3小时喷洒一次水雾。
3. **3~7天关键期**:
- 持续保持湿润状态,确保水化反应充分进行。
- 若需提前承载,需检测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4. **7天后**:
- 可逐步减少保湿频率,但仍需避免暴晒或快速干燥。
- 冬季施工时,需延长养护至14天以上,并采取保温措施。
## 特殊条件下的养护调整
1. **冬季施工**:
- 采用早强型灌浆料,并添加防冻剂。
- 养护期间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必要时采用加热养护。
2. **高温环境**:
- 选择缓凝型灌浆料,延缓凝结时间。
- 浇筑后立即覆盖遮阳网,防止阳光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