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灌浆料养护时间的技术要点与工艺控制
一、材料特性与性能指标
1.1 材料组成特点
二次灌浆料主要由高强度水泥、精选骨料、高分子聚合物及特种添加剂组成。典型配比为:52.5级硅酸盐水泥40-50%、级配石英砂30-40%、膨胀剂3-5%、减水剂0.5-1.2%、可再分散乳胶粉1-3%。其28天抗压强度可达60-80MPa,流动度控制在280-320mm范围,1天抗压强度通常达到20MPa以上。
1.2 关键性能参数
- 初凝时间:2-4小时(20℃标准条件)
- 终凝时间:4-8小时
- 竖向膨胀率:0.02%-0.1%(24h)
- 弹性模量:3.0×10⁴MPa以上
- 氯离子含量:<0.05%
二、养护时间的技术要求
2.1 初期养护阶段(0-24h)
灌浆完成后应立即覆盖塑料薄膜,保持表面湿润。环境温度20±2℃时,拆模时间不少于24小时。当温度低于10℃时,需延长至48小时。此阶段严禁振动或荷载作用。
2.2 中期养护阶段(1-7天)
保持湿润养护状态,每日洒水3-4次,养护水温与材料温差不超过15℃。温度15-25℃条件下,3天内强度可达设计值的60%以上。若采用养护剂,喷涂量应控制在200-250g/m²。
2.3 后期养护阶段(7-28天)
自然养护条件下,相对湿度应保持≥90%。当使用早强型灌浆料时,7天强度可达设计值的90%以上。对于大体积灌浆体,需控制内部温升不超过35℃,必要时采用循环水冷却措施。
三、施工工艺控制要点
3.1 环境条件控制
施工环境温度宜在5-35℃之间。冬季施工应采取保温措施,保证材料温度不低于5℃。高温季节施工时,拌合水温应控制在20℃以下。
3.2 拌合工艺参数
水料比严格按0.12-0.14控制,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合,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拌合物应在30分钟内使用完毕,初凝后严禁二次加水搅拌。
3.3 密实处理要求
灌浆时应采用高位漏斗法,自由下落高度不超过1.5m。对于复杂结构部位,可采用小型振动棒辅助密实,但振动时间不超过20秒/点。灌浆体厚度超过100mm时,应分层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