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砂浆是一种专门用于消除静电危害的功能性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厂房、数据中心、医疗洁净室等对静电敏感的场所。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导电填料的网络结构实现电荷的快速泄放,表面电阻值通常控制在10^4-10^9Ω之间,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1340-5-1标准要求。
材料组成方面,防静电砂浆采用42.5级以上的硅酸盐水泥作为胶凝材料,掺入20-40目石英砂作为骨料,并添加导电组分。导电材料通常选用石墨、碳纤维或金属氧化物,其中镀镍碳纤维因兼具优良导电性和耐腐蚀性而成为高端产品的首选。为改善施工性能,还会加入0.3-0.5%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和0.1%的纤维素醚保水剂。
施工前需对基层进行严格处理。混凝土基层含水率应低于8%,抗拉强度不小于1.5MPa。需用喷砂机或研磨机将基层处理至粗糙度CSP3级以上,并清除浮灰。对于旧地面,需先涂刷环氧基界面剂,用量控制在0.2-0.3kg/m²。阴阳角部位应预先做成圆弧过渡,半径不小于30mm。
搅拌工艺直接影响材料性能。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先干拌水泥、骨料和导电材料1-2分钟,再加入总水量70%的清水搅拌3分钟。剩余30%的水应包含预先溶解好的添加剂,缓慢加入后继续搅拌5分钟至均匀。搅拌完成的砂浆稠度应控制在70-90mm(跳桌试验),初凝时间约45分钟,终凝时间不超过4小时。
摊铺施工时环境温度需保持在5-35℃范围内。采用镘刀摊铺,厚度控制在3-5mm时单次施工面积不宜超过50㎡,8-10mm厚度时单次施工不超过30㎡。对于大面积施工,每间隔6米需设置10mm宽的伸缩缝,填充聚氨酯密封胶。施工后24小时内需覆盖塑料薄膜养护,相对湿度保持80%以上。
表面处理分两个阶段:初凝时采用带圆盘的抹光机进行粗磨,终凝后换装金属刀片进行精磨。打磨至表面平整度偏差不超过2mm/2m,最后用导电测试仪检测,确保表面电阻值稳定在10^6Ω左右。施工完成7天后可进行负重测试,28天达到设计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