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腐灌浆料的制备与应用技术
## 材料组成与性能指标
防腐灌浆料主要由水泥基材料、防腐添加剂、骨料和功能性外加剂组成。其中,水泥通常采用42.5级或更高标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硫铝酸盐水泥,具有早期强度高、凝结时间适中的特点。防腐添加剂通常包括有机硅类、环氧树脂类或聚合物乳液,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抗渗性和耐腐蚀性能。
骨料选用粒径在0.5-5mm之间的石英砂或金刚砂,含泥量不超过1%,吸水率低于3%。功能性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减水率≥20%)、膨胀剂(限制膨胀率0.02%-0.06%)和缓凝剂等,可根据施工环境温度调整掺量。
## 关键性能参数
优质防腐灌浆料应满足以下技术指标:28天抗压强度≥60MPa,抗折强度≥10MPa,初凝时间≥45分钟,终凝时间≤10小时。耐腐蚀性能方面,需通过5%硫酸钠溶液浸泡28天强度损失率≤10%,5%氯化钠溶液浸泡28天氯离子扩散系数≤5×10⁻¹²m²/s。
## 施工工艺流程
1. **基面处理**:清除基层表面的油污、浮灰和松散物,用高压水枪冲洗并保持湿润但无明水状态。对金属基面需进行喷砂除锈处理,达到Sa2.5级标准。
2. **材料配制**:按照水胶比0.28-0.32的比例将粉料与清水混合,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3-5分钟至均匀无结块。环境温度高于30℃时,可适当增加0.5%-1%的缓凝剂。
3. **灌浆施工**:采用高位漏斗法或压力注浆法进行灌注,灌注高度超过1.5m时应设置导管。灌注过程中使用振捣棒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振捣间距不大于50cm。
4. **养护管理**:灌浆完成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保湿,24小时后开始洒水养护,保持表面湿润状态至少7天。环境温度低于5℃时需采取保温措施。
## 特殊环境施工要点
在腐蚀性环境(如化工厂、海洋工程)中施工时,应在材料中添加5%-8%的硅灰替代部分水泥,并掺入1%-2%的钢筋阻锈剂。对于硫酸盐侵蚀环境,建议采用抗硫酸盐水泥并控制C3A含量≤5%。在潮湿环境下施工时,可添加0.5%-1%的憎水剂以提高材料的抗渗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