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坡道陶瓷颗粒施工工艺详解
一、材料特性与选型
防滑坡道陶瓷颗粒采用高温烧结工艺制成,主要成分为氧化铝和硅酸盐矿物。颗粒粒径通常控制在1-3mm,莫氏硬度达到7级以上,吸水率低于0.5%。材料具有以下特性:
1. 耐磨性能:耐磨系数≥0.8,可承受重型车辆反复碾压
2. 防滑效果:干态摩擦系数≥0.75,湿态≥0.55
3. 耐候性:可耐受-30℃至80℃温差变化
4. 色彩稳定性:采用无机颜料,10年内色差变化≤3%
二、基层处理要求
1. 混凝土基层强度需达到C25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不超过3mm/2m
2. 基层含水率应低于8%,PH值控制在7-9之间
3. 采用机械打磨去除表面浮浆,露出坚实基层
4. 裂缝处理:宽度<3mm的裂缝用环氧树脂灌浆修补,>3mm的裂缝需开槽后填充聚合物砂浆
三、底涂施工工艺
1. 采用双组分环氧底漆,按A:B=4:1比例混合搅拌3分钟
2. 使用锯齿镘刀均匀刮涂,用量控制在0.3-0.5kg/㎡
3. 施工环境温度应在5-35℃之间,相对湿度≤85%
4. 底涂表干时间约2小时(25℃条件下),实干时间需12小时
四、颗粒铺设工艺
1. 面层树脂采用聚氨酯材料,按A:B=1:0.2配比混合
2. 先批刮第一道树脂,厚度约1mm,立即均匀撒布陶瓷颗粒
3. 颗粒撒布量控制在3-5kg/㎡,采用机械撒布机确保均匀度
4. 第一层固化后(约4小时),清除未粘结颗粒,再涂刷第二道树脂
五、表面处理技术
1. 采用专用滚筒进行收面处理,消除施工接茬
2. 固化期间保持环境通风,避免灰尘污染
3. 养护时间:表干4小时可上人,完全固化需72小时
4. 施工完成后进行防滑性能测试,采用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