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坡道陶瓷颗粒施工工艺详解
防滑坡道陶瓷颗粒作为一种新型地面防滑材料,主要由高强度陶瓷原料制成。其莫氏硬度达到7-8级,吸水率低于0.5%,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防滑性能。颗粒粒径通常在1-3mm之间,颜色可根据需求进行定制。
材料特性方面,陶瓷颗粒具有以下优势:
1. 抗压强度达到80MPa以上
2. 耐候性能优异,可承受-30℃至80℃的温度变化
3. 表面摩擦系数高达0.8-1.2
4. 耐酸碱腐蚀,PH值适用范围2-12
施工工艺流程分为六个主要步骤:
基层处理阶段:
首先需要对混凝土基面进行打磨处理,去除表面浮浆和杂质。使用专用打磨机将基面打磨至粗糙度达到CSP3-CSP4标准。打磨完成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基面,确保无灰尘残留。待基面含水率降至8%以下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底涂施工环节:
采用双组分环氧底涂材料,按厂家提供的配比将主剂和固化剂充分混合。使用锯齿镘刀将底涂均匀刮涂在基面上,涂层厚度控制在0.2-0.3mm。施工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35℃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85%。
防滑层施工阶段:
待底涂表干后(约2-4小时),开始铺设陶瓷颗粒。将专用粘合剂按比例调配后,用齿形刮板均匀刮涂在底涂层上。随后立即撒布陶瓷颗粒,撒布量控制在3-5kg/㎡。撒布时需确保颗粒分布均匀,无堆积现象。
固化处理过程:
完成颗粒撒布后,需静置固化12-24小时。固化期间应保持环境通风,温度控制在15-30℃为宜。固化完成后,使用专用清扫设备清除表面浮粒。
面层保护施工:
采用聚氨酯或环氧树脂作为面层保护材料。将面涂材料按比例调配后,用滚筒均匀滚涂在防滑层表面。面涂施工需分两次进行,间隔时间6-8小时,总厚度控制在0.3-0.5mm。
养护阶段:
施工完成后需进行7天的养护期。养护期间避免重物碾压和水浸。日常使用中,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清洁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