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板超细水泥灌浆技术解析
一、材料特性与性能指标
超细水泥作为灌浆材料的核心组分,其粒径分布范围为3-10μm,比表面积达到800-1200m²/kg。这种微米级颗粒特性使其具备优异的渗透性能,可有效填充0.1mm以上的细微裂缝。材料水灰比控制在0.6-1.0之间,初凝时间2-4小时,终凝时间4-8小时,28天抗压强度可达50-80MPa。与普通水泥相比,超细水泥的流动度保持在260-300mm,泌水率小于3%,体积收缩率控制在0.5%以内。
二、施工工艺流程
1. 基面处理阶段
施工前需对底板基面进行喷砂处理,去除表面浮浆层,露出坚实混凝土基面。裂缝部位采用电动切割机开槽,槽宽20-30mm,深度为裂缝深度的1.5倍。使用高压水枪(压力≥15MPa)冲洗作业面,确保无粉尘残留。
2. 灌浆系统布设
注浆孔采用梅花形布置,孔距根据裂缝宽度确定:当裂缝宽度≤0.3mm时,孔距300-400mm;0.3-1.0mm裂缝,孔距400-600mm。注浆嘴采用专用金属套管,埋入深度不少于50mm,使用环氧胶泥进行密封固定。
3. 灌浆施工控制
灌浆压力分级施加,初始压力0.1-0.3MPa,逐步提升至0.5-1.0MPa。采用低速搅拌机(转速400-600r/min)配制浆液,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灌浆顺序遵循"由下至上、由远至近"的原则,相邻注浆嘴出浆后保持稳压2-3分钟。www.khshxcl.com
三、质量控制要点
1. 材料检测www.khyzd.com
每批次水泥需检测细度、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施工过程中每2小时测定一次浆液流动度,偏差超过±10mm需调整配合比。
2. 过程监控
采用超声波检测仪监控浆液扩散半径,确保填充密实。对于重要部位,预埋电阻应变计监测灌浆过程中的应力变化。
3. 环境控制
施工环境温度宜保持在5-35℃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80%。低温环境下需采用热水拌合(水温≤40℃),并覆盖保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