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板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工艺详解
一、材料特性与性能指标
底板聚氨酯防水涂料是一种双组分反应固化型高分子防水材料,由主剂(聚醚多元醇)和固化剂(异氰酸酯)按比例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防水层。其核心性能指标包括:
1. **固含量**:≥98%,涂布后几乎无溶剂挥发,成膜密实。
2. **拉伸强度**:≥2.5MPa(GB/T 19250标准),可抵抗基层开裂变形。
3. **断裂延伸率**:≥450%,适应结构沉降或温差形变。
4. **粘结强度**:≥1.5MPa,与混凝土基层结合牢固。
5. **耐水性**:长期浸泡无溶胀,适用于地下工程。
材料特点为:
- 液态施工,可形成无接缝整体防水层;
- 固化时间可调(通常2-6小时表干),适应不同环境;
- 耐酸碱、耐微生物侵蚀,使用寿命达20年以上。
二、基层处理要求
1. **平整度**:基层表面需用2m靠尺检查,空隙≤3mm。凹凸处采用1:2.5水泥砂浆修补,裂缝需预先用环氧树脂灌浆处理。
2. **清洁度**:彻底清除浮灰、油污,必要时采用喷砂或钢丝刷机械处理。
3. **含水率**:混凝土基层含水率需≤8%(检测方法:将1m²塑料膜平铺4小时,无结露即为合格)。
4. **阴阳角**:所有转角处需做成R≥50mm的圆弧角,避免应力集中。
三、施工工艺流程
1. **配料**
- 按产品说明书比例(通常为1:2)将A/B组分倒入搅拌桶,采用电动搅拌器(400-600r/min)混合3分钟至色泽均匀。
- 混合后材料需在30分钟内用完,避免凝胶报废。
2. **细部增强处理**
- 在管根、桩头等部位先涂刷1mm厚涂料,随即铺设聚酯无纺布(200g/m²),再涂刷1mm涂料覆盖。
- 变形缝处需预埋PE泡沫棒,两侧各加宽300mm作加强层。
3. **大面施工**
- 采用锯齿刮板或喷涂设备施工,首遍涂布量0.6-0.8kg/m²(厚度约0.5mm),与基层成30°角刮涂。
- 待首遍表干(指触不粘)后垂直方向涂刷第二遍,总厚度≥2.0mm。
- 每道间隔时间受温度影响:25℃时需间隔4-8小时,低于10℃需延长至24小时。
4. **质量验收**
- 成膜后采用超声波测厚仪检测,最小厚度不得低于设计值的90%。
- 闭水试验蓄水高度≥50mm,持续时间48小时无渗漏。 www.khshxcl.com
四、注意事项
1. **环境控制**:施工温度宜为5-35℃,相对湿度≤85%。雨天及四级以上大风天气禁止作业。
2. **接茬处理**:施工中断超过24小时,需将已涂膜边缘削成斜坡,搭接宽度≥100mm。
3. **成品保护**:固化前严禁踩踏,48小时内避免接触尖锐物体。后续绑扎钢筋时需铺设木板分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