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C超强韧性混凝土施工工艺详解
STC超强韧性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性能建筑材料,其抗压强度可达150MPa以上,抗折强度超过25MPa,断裂韧性是普通混凝土的50倍以上。该材料采用超细活性矿物掺合料、高性能减水剂和钢纤维复合增强技术,水胶比控制在0.18-0.22之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材料组成方面,STC采用P·II 52.5级硅酸盐水泥作为胶凝材料,掺入20%-30%的硅灰和10%-15%的矿粉。骨料采用5-10mm连续级配的优质花岗岩碎石,细度模数2.6-2.8的中砂。钢纤维掺量为混凝土体积的1.5%-2%,纤维长度为12-16mm,直径0.2-0.3mm,抗拉强度不低于2000MPa。外加剂采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30%。
在配合比设计阶段,需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配比。典型配比为:水泥450-500kg/m³,硅灰120-150kg/m³,矿粉60-80kg/m³,水胶比0.20,砂率38%-42%,钢纤维120-150kg/m³。拌合物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扩展度500-600mm,以满足泵送施工要求。
施工准备阶段,需对模板进行专项设计。模板刚度应比普通混凝土提高30%,接缝严密,偏差控制在±2mm以内。钢筋绑扎时,保护层厚度应增加5mm,并采用专用定位卡具固定钢纤维,防止浇筑时移位。
搅拌工艺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投料顺序为:先投入50%的骨料和全部钢纤维干拌30s,再加入胶凝材料和剩余骨料干拌60s,最后加入水和外加剂搅拌180s。搅拌过程中需监控拌合物状态,出现钢纤维结团应立即调整工艺。
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时间不超过90分钟。夏季施工时,运输车需采取防晒措施,保持拌合物温度不超过30℃。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确保拌合物入模温度不低于5℃。www.uujsj.com
浇筑施工需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超过400mm。采用高频振捣器振捣,振捣间距不超过300mm,每点振捣时间15-20s。对于复杂节点部位,可采用自密实STC混凝土,免振捣施工。浇筑完成后,应立即覆盖塑料薄膜保湿。
养护工艺要求严格,浇筑后12小时内开始养护www.khyzd.com。前7天采用饱水养护,养护温度保持在20±2℃,相对湿度≥95%。7天后转为湿养护,持续至28天。养护期间应避免振动荷载和温度骤变。
质量控制要点包括:每100m³混凝土留置不少于3组试件,分别检测7d、28d和56d强度;采用超声波检测仪进行实体强度检测;使用裂缝观测仪监测早期开裂情况。钢纤维分布均匀性通过钻芯取样检测,要求纤维取向系数≥0.7。
特殊部位处理方面,对于施工缝位置,需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表面拉毛处理,并涂刷界面剂。后浇带应采用微膨胀STC混凝土,膨胀率控制在0.02%-0.04%。在梁柱节点等应力集中区域,可局部增加钢纤维掺量至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