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C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材料性能分析
STC(Self-Compacting Concrete,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具备高流动性和抗离析性能的特殊混凝土,能够在无需振捣的情况下依靠自重填充模板并密实成型。其配合比设计需综合考虑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等组分的性能指标,确保工作性、强度及耐久性满足工程需求。
**1. 胶凝材料体系设计**
STC混凝土的胶凝材料通常采用水泥与矿物掺合料的复合体系。水泥宜选用P·O 42.5或更高标号,其3天抗压强度需≥17MPa,28天抗压强度≥42.5MPa,比表面积控制在350-400m²/kg。矿物掺合料以粉煤灰(FA)和矿粉(GGBS)为主,粉煤灰需满足Ⅱ级及以上标准,烧失量≤5%,需水量比≤105%;矿粉的比表面积应≥400m²/kg,活性指数7天≥75%、28天≥95%。胶凝材料总量通常为450-550kg/m³,其中掺合料占比30%-50%,以降低水化热并改善流变性。
**2. 骨料级配与性能要求**
粗骨料宜采用5-20mm连续级配碎石,针片状含量≤8%,压碎指标≤12%,含泥量≤0.5%。细骨料选用中砂,细度模数2.3-2.8,含泥量≤1.0%,石粉含量(MB值<1.4时)可放宽至7%-10%。骨料级配需通过堆积密度试验优化,空隙率应≤40%,以降低浆体用量并减少收缩风险。
**3. 外加剂选择与掺量控制**
高效减水剂(聚羧酸系)是STC的核心外加剂,减水率需≥25%,掺量一般为胶凝材料的0.8%-1.5%。为改善黏聚性,可复配增黏剂(如纤维素醚,掺量0.02%-0.05%)或稳定剂(如硅灰,掺量5%-10%)www.mldhj.com。外加剂与胶凝材料的适应性需经净浆流动度试验验证,30min流动度损失应≤10%。
**4. 水胶比与浆骨比优化** www.khshxcl.com
水胶比通常控制在0.28-0.35,过低会导致黏度增加,过高则易离析。浆体体积占比宜为35%-40%,其中砂浆中砂的体积分数为50%-55%。通过L-Box试验(H2/H1≥0.8)、U型箱试验(填充高度差≤30mm)和坍落扩展度(650-800mm)综合评估工作性。
**5. 施工工艺关键参数**
浇筑时模板侧压力较普通混凝土提高20%-30,需加强支护。入模温度宜为5-30℃,扩展度损失超过50mm/h时应废弃。泵送流速控制在0.5-1.0m/s,垂直泵送高度超过100m时需采用高压泵。养护采用薄膜覆盖或喷涂养护剂,24h内保持表面湿润,养护周期≥7天。
**6. 耐久性质量控制**
抗氯离子渗透性(RCM法)应≤2000库仑,碳化深度28天≤5mm。干燥收缩率56天≤400×10⁻⁶,冻融循环(300次)相对动弹性模量≥80%。对于腐蚀环境,可掺加阻锈剂(如亚硝酸钙,掺量2%-4%)或采用低碱胶凝材料(碱含量≤0.6%)。www.uujs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