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膨胀灌浆料是一种专门用于工程结构加固、设备基础灌浆及混凝土修补的高性能材料。其核心功能在于通过自身膨胀特性填补结构缝隙,同时形成致密防水层,有效阻止液体渗透。该材料由特种水泥、膨胀组分、级配骨料及高分子添加剂复合而成,具有微膨胀、高强、快硬和耐久等特性。
在物理性能方面,优质防渗膨胀灌浆料的性能指标需满足严格标准。28天抗压强度通常达到60MPa以上,膨胀率控制在0.02%-0.1%范围内,流动度大于260mm,泌水率低于1%。这些指标确保材料在硬化过程中产生适度膨胀压力,既能充分填充空隙,又不会对原有结构造成破坏。材料的凝结时间可根据工程需求调整,初凝时间可控制在45-90分钟,终凝时间在4-8小时。
材料特点体现在多个维度:首先,其膨胀机理分为化学膨胀和物理膨胀双重作用。化学膨胀通过钙矾石晶体生长实现,物理膨胀则依靠内置膨胀剂的气体释放。其次,材料具有自流平特性,能够在不振捣情况下自动填充复杂空间。再者,硬化后的浆体与旧混凝土粘结强度超过1.5MPa,热膨胀系数与混凝土相近,避免因温度变化产生界面应力。
施工工艺要求严格把控关键环节。基面处理需达到无油污、无松动颗粒的清洁状态,对吸水率高的基层应提前24小时湿润。拌和时采用机械搅拌,水料比控制在0.12-0.14之间,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灌浆宜从一侧连续注入,对于大体积灌浆需设置排气孔。在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高于30℃时,需缩短操作时间并在终凝后及时保湿养护。
特殊工况下的施工需特别注意。对于渗水部位的封堵,可采用"堵漏-引流-灌浆"的复合工艺。在设备基础二次灌浆时,灌浆层厚度超过100mm需分层施工。对于有振动荷载的部位,建议掺入钢纤维增强韧性。冬季施工时,材料入模温度不应低于10℃,可采用热水拌和并掺加防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