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灌浆料的使用方法详解
一、材料特性与性能指标
防水灌浆料是一种由高强度水泥、高分子聚合物和特殊添加剂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以下技术指标:
1. 抗压强度:28天强度可达50MPa以上
2. 抗渗等级:达到P8级以上
3. 凝结时间:初凝≥45分钟,终凝≤10小时
4. 流动度:初始流动度≥260mm
5. 粘结强度:≥1.5MPa
该材料具有微膨胀特性,膨胀率控制在0.02%-0.04%范围内,能有效补偿收缩。同时具备优异的抗渗性和耐久性,氯离子含量低于0.1%,适用于潮湿环境和长期浸水部位。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
1. 基面处理:
- 清除基层表面的油污、浮灰等杂质
- 对蜂窝、孔洞等缺陷进行修补
- 施工前2小时充分润湿基面,但不得有明水
2. 材料配制:
- 采用机械搅拌,水料比控制在0.12-0.15
- 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至浆体均匀无颗粒
- 搅拌好的浆料应在30分钟内使用完毕
三、施工工艺要点
1. 灌浆施工:
- 采用压力灌浆时,压力控制在0.3-0.5MPa
- 灌浆应从最低处开始,逐步向高处推进
- 对于垂直面灌浆,灌浆管间距不宜超过1.5m
2. 接缝处理:
- 接缝宽度宜控制在20-30mm
- 采用分层灌注方式,每层厚度不超过50mm
- 层间间隔时间控制在浆料初凝前
3. 养护要求:
- 灌浆完成后应立即覆盖塑料薄膜
- 环境温度低于5℃时需采取保温措施
- 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前3天保持湿润状态
四、特殊部位处理
1. 管道根部:
- 应做成圆弧倒角,半径不小于50mm
- 采用二次灌注工艺,间隔时间2-3小时
2. 阴阳角部位:
- 预先做45°斜角处理
- 增加10-15%的材料用量
3. 施工缝处理:
- 旧混凝土表面需凿毛处理
- 涂刷界面剂后再进行灌浆
五、质量控制要点
1. 环境温度应控制在5-35℃范围内
2. 雨天施工需采取防雨措施
3. 每50m³留置一组抗压试块
4. 施工后24小时内避免振动荷载
5. 大面积施工时应设置变形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