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灌浆料的比重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材料的密实度、强度和耐久性。比重通常指材料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对于防水灌浆料而言,合理的比重范围能够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填充性,同时保证固化后的抗渗性和力学性能。
防水灌浆料的比重一般在1.8-2.2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材料的组成成分。常见的灌浆料以水泥为基础,掺入石英砂、膨胀剂、减水剂等外加剂。其中,水泥的比重约为3.1-3.2,但由于灌浆料中掺入了轻质骨料和添加剂,实际比重会显著降低。若比重过低,可能导致材料强度不足;比重过高则可能影响流动性和施工性能。因此,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控制配比,确保材料达到最优性能。
在性能指标方面,防水灌浆料的比重与其抗压强度、抗渗等级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比重较高的灌浆料密实度更好,28天抗压强度可达50MPa以上,抗渗等级可达P8以上。此外,材料的初凝时间应控制在2-4小时,终凝时间不超过8小时,以确保施工时有足够的可操作时间。优质的防水灌浆料还应具备微膨胀特性,膨胀率在0.02%-0.04%之间,以补偿收缩,避免开裂。
施工工艺对防水灌浆料的最终性能也有重要影响。施工前需清理基面,确保无油污、松散物和积水。灌浆料的拌和用水量通常为材料重量的12-15%,需采用机械搅拌至均匀无结块。灌浆时应从一侧连续注入,避免产生气泡。对于大面积施工,需分段进行,每段长度不宜超过5米。灌浆完成后,需在初凝前对表面进行收光处理,并在终凝后及时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在特殊环境下,如低温或高温条件,还需调整施工方案。低温环境下,灌浆料需采用温水拌和,并采取保温措施;高温环境下,则应缩短操作时间,必要时掺加缓凝剂。此外,对于有特殊抗腐蚀要求的工程,可在灌浆料中掺入防腐剂,比重会略有增加,但能显著提升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