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灌浆料的养护期是确保其最终性能达标的关键环节。不同配方的防水灌浆料对养护期的要求存在差异,但通常需要7-28天才能达到设计强度。养护期的长短直接影响材料的抗渗性、粘结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材料说明和施工规范执行。
普通硅酸盐类防水灌浆料的标准养护期为28天。这类材料以42.5级以上硅酸盐水泥为基材,掺入石英砂、膨胀剂和聚合物添加剂。在20±2℃、相对湿度≥95%的标准养护条件下,3天强度可达设计值的50-60%,7天达70-80%,28天才能完全达到C40-C60的设计强度。温度每降低5℃,强度发展速度会延缓30%左右。
快凝型聚氨酯灌浆料的养护期较短,通常7天即可完成固化。这类材料采用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为主要原料,初始粘度约300-500mPa·s,遇水后发生链增长反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在25℃环境下,表干时间约4-6小时,24小时抗压强度可达15MPa以上。但完全固化需要5-7天,期间体积膨胀率约2-3%,能有效填充0.1mm以上的裂缝。
施工工艺对养护期有直接影响。基面处理应达到无油污、无松动颗粒的粗糙状态,混凝土基面含水率需控制在6%以内。采用压力注浆时,注浆压力宜保持在0.3-0.5MPa,单次注浆厚度不超过50mm。多层施工时,层间间隔时间应大于初凝时间但不超过终凝时间,通常控制在2-4小时。
养护期间的环境控制尤为关键。温度应维持在5-35℃范围内,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湿度管理方面,硅酸盐类材料需保持表面湿润,可覆盖湿麻布或喷洒养护剂;而聚氨酯类则应避免接触液态水,相对湿度控制在40-70%为宜。在养护初期(前3天),应避免振动、冲击等外力作用,防止未完全硬化的材料结构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