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水灌浆料使用方法详解
## 材料性能与特点
防水灌浆料是一种以水泥基为主的高性能材料,通常由特种水泥、精细骨料、高分子聚合物及多种添加剂组成。其关键性能指标包括:
- **抗渗性**:通常达到P8及以上等级,能够有效阻止水分渗透。
- **粘结强度**:与混凝土基面的粘结强度≥1.5MPa,确保长期稳定性。
- **流动度**:初始流动度≥300mm,便于灌注密实。
- **凝结时间**:初凝时间约2-4小时,终凝时间6-8小时,可根据施工需求调整。
- **耐化学腐蚀**:适用于酸碱环境,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强。
该材料具有微膨胀特性,可补偿收缩,避免开裂,同时具备良好的自密实性,适用于复杂结构灌浆。
## 施工前准备
1. **基面处理**
- 清理基面,去除油污、浮灰、松散物,确保无明水。
- 混凝土基面需凿毛处理,增强粘结力,必要时涂刷界面剂。
- 裂缝宽度大于0.3mm时,需预先开槽或钻孔,便于浆料渗透。
2. **材料配制**
- 按厂家推荐水灰比(通常为0.12-0.15)搅拌,使用电动搅拌器低速混合3-5分钟至均匀无结块。
- 拌合后需静置1-2分钟消泡,并在30分钟内使用完毕,避免初凝影响流动性。
## 施工工艺
1. **灌注方法**
- **压力灌浆**:适用于深层裂缝或大面积渗漏,采用专用注浆泵,压力控制在0.3-0.5MPa,从低向高逐点注浆。
- **手工填缝**:对细小裂缝,可用刮刀或注射器直接填充,压实至表面溢出浆料。
2. **养护要求**
- 施工后24小时内避免振动或荷载,环境温度低于5℃时需采取保温措施。
- 终凝后洒水养护3-7天,保持表面湿润,或覆盖薄膜防止水分过快蒸发。
3. **特殊部位处理**
- 管道根部、阴阳角等节点处需分层涂刷或采用纤维布增强。
- 地下工程中,迎水面应配合外防水层使用,形成多重防护。
## 注意事项
- 环境温度高于35℃时,宜选择早晚施工,避免浆料过快失水。
- 冬季施工需添加防冻剂,并确保环境温度不低于0℃。
- 灌浆完成后,需检查密实度,必要时进行二次补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