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砂浆是一种专门用于消除静电危害的功能性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厂房、实验室、医院手术室等对静电敏感的场所。其核心材料组成和施工工艺具有显著的专业特性。
在材料构成方面,防静电砂浆主要由以下几个关键组分构成:
1. 导电填料:通常采用石墨、碳纤维或金属氧化物粉末作为导电介质。其中石墨含量控制在15-25%,粒径分布为200-400目,体积电阻率需达到10^4-10^6Ω·cm的技术指标。碳纤维长度宜为3-6mm,掺量在0.5-1.2%范围内。
2. 胶凝材料:采用42.5等级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初凝时间不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迟于10小时。为提高耐久性,常掺入8-12%的硅灰或矿渣微粉。
3. 骨料系统:选用石英砂作为主要骨料,粒径级配为0.15-2.36mm连续级配,含泥量严格控制在0.5%以下。特殊情况下可添加导电陶瓷颗粒,粒径0.3-0.6mm。
该材料具有以下性能特点:
- 导电性能稳定,表面电阻在10^5-10^8Ω之间
- 28天抗压强度≥30MPa,耐磨度≥2.0N/mm²
- 干燥收缩值≤0.05%,热膨胀系数与混凝土基底匹配
- 耐油污性能良好,可抵抗常见有机溶剂侵蚀
施工工艺要点包括:
1. 基层处理:混凝土基层含水率应低于8%,抗拉强度≥1.5MPa。需进行喷砂处理,粗糙度达到CSP3-CSP4标准。
2. 材料搅拌: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先干拌导电填料与水泥1分钟,再加入骨料拌合1分钟,最后加入减水剂和水搅拌2-3分钟。水胶比控制在0-0.45。
3. 摊铺施工:分层施工时,每层厚度不超过10mm,总厚度通常为15-25mm。采用激光整平机控制平整度,2m靠尺检查偏差不大于3mm。
4. 养护管理:初凝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24小时后开始洒水养护,保持湿润状态不少于7天。环境温度应维持在5-30℃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