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砂浆是一种专门用于消除静电危害的功能性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厂房、数据中心、医院手术室等对静电敏感的场所。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导电材料的均匀分布,形成稳定的导静电网络,将静电荷快速导入大地。
在材料性能方面,防静电砂浆通常由特种水泥、级配骨料、导电填料和聚合物改性剂组成。其中导电填料是关键组分,多采用石墨、碳纤维或金属氧化物等材料,体积电阻率控制在10^4-10^6Ω·cm范围内。新拌砂浆的流动度应保持在160-180mm,28天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粘结强度大于1.0MPa。施工时环境温度需控制在5-35℃之间,相对湿度不高于70%。
施工工艺分为基层处理、材料配制、摊铺整平和养护四个主要环节。基层混凝土强度需达到C20以上,含水率不超过8%,表面需进行喷砂或机械打磨处理以增加粘结力。材料配制时,干粉料与水的质量比一般为1:0.18-0.22,必须使用机械搅拌3-5分钟至均匀状态。摊铺厚度通常为5-8mm,用量约4.5-6kg/m²/mm厚度。对于大面积施工,需按6×6m设置伸缩缝,缝宽3-5mm,深度为砂浆层厚度的1/3。
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导电连续性。接地端子应提前预埋,间距不大于6m,砂浆层需与接地系统可靠连接,过渡电阻测试值应小于10Ω。摊铺完成后,需在初凝前完成收光作业,采用镁铝合金刮尺反复刮平,消除表面气泡和接茬痕迹。养护阶段需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养护至少7天,期间避免踩踏和重物冲击。
质量验收时,除常规的强度检测外,重点要测试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使用重锤式电极法测量,测试电压500V,取5个测点的平均值,表面电阻应在10^5-10^8Ω之间,各点测量值偏差不超过20%。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场所,还需进行行走电压测试,确保人体行走产生的静电压不超过10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