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潮层防水砂浆施工流程详解
一、施工前准备
1. 基层处理
施工前需对基层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表面平整、坚实、无油污、浮灰等杂质。混凝土基层含水率应控制在8%以下,砖砌体基层含水率不超过15%。对于裂缝宽度大于0.3mm的缺陷,需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2. 材料准备
防水砂浆应采用P.O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选用中砂,细度模数2.3-3.0,含泥量不大于3%。防水剂推荐使用聚合物改性防水剂,固含量≥40%,pH值7-9,与水泥的适应性良好。材料配比为水泥:砂:防水剂=1:2.5:0.1(质量比),水灰比控制在0.4-0.45。
二、施工工艺流程
1. 基层润湿
施工前2小时对基层进行充分润湿,采用喷雾方式保持表面湿润但无明水。对于吸水率较高的砌体基层,需提前24小时进行湿润处理。
2. 防水砂浆配制
采用机械搅拌,先投入水泥和砂干拌1分钟,再加入防水剂和水搅拌3-5分钟至均匀。拌合好的砂浆应在30分钟内用完,初凝后不得加水重复使用。
3. 分层施工
第一层为粘结层,厚度控制在3-5mm,采用刮板均匀涂刮,确保与基层充分粘结。待初凝后(约4-6小时)施工第二层,厚度8-10mm,使用木抹子搓平压实。终凝前(约12-24小时)进行第三层收面,厚度2-3mm,铁抹子压光。
三、关键控制要点
1. 温度控制
施工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35℃之间。冬季施工应采取保温措施,砂浆入模温度不低于5℃。夏季施工应避开高温时段,防止水分过快蒸发。
2. 养护管理
终凝后12小时内开始养护,采用湿麻布覆盖并保持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前3天每天洒水4-6次,后期每天2-3次。养护期间严禁踩踏或承受荷载。
3. 节点处理
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半径不小于50mm。管道根部等细部节点应先做附加层,宽度不小于300mm。施工缝应留成阶梯形,接槎间距不小于15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