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次结构植筋胶施工工艺详解
## 一、材料选择与性能要求
二次结构植筋胶通常采用环氧树脂基或改性乙烯基酯类胶粘剂,需满足以下性能指标:
1. **粘结强度**:抗拉强度≥18MPa,抗剪强度≥12MPa(依据GB 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2. **耐久性**:耐湿热老化、耐化学腐蚀,50年使用寿命条件下性能衰减≤15%。
3. **固化时间**:常温(25℃)下初凝时间30-90分钟,完全固化24小时(冬季施工需延长至48小时)。
4. **流动性**:触变指数≥3.0,确保垂直孔洞内不流挂。
推荐选用双组分注射式植筋胶,A组分(树脂)与B组分(固化剂)通过静态混合器自动混合,胶体均匀无气泡。
## 二、施工工艺流程
### 1. 钻孔
- **孔径**:钢筋直径d+4~8mm(如Φ12钢筋需钻Φ16-20mm孔)。
- **孔深**:15d(非抗震区)或20d(抗震区),孔壁应保持粗糙。
- **清孔**:采用专用吹气泵清除粉尘,孔内残留粉尘厚度≤1mm。
### 2. 注胶
- **注胶量**:填充孔洞体积的2/3,采用胶枪从孔底向外螺旋式注胶,避免气泡。
- **胶体检测**:挤出胶体呈均匀膏状,无分层或结块现象。
### 3. 植筋
- **钢筋处理**:采用角磨机打磨钢筋植入段至金属光泽,并涂抹专用界面剂。
- **植入方式**:钢筋缓慢旋转插入,确保胶体充分包裹钢筋,外露部分需临时固定。
### 4. 固化养护
- **环境控制**:温度低于5℃时需采用碘钨灯加热,固化期间禁止扰动钢筋。
- **质量检验**:固化后采用拉拔仪进行非破损检测,拉拔力需≥设计值的1.15倍。
## 三、关键控制要点
1. **孔深偏差**:允许误差±5mm,超深孔需采用专用修补胶填充。
2. **胶体饱和度**:孔内胶体充盈度≥95%,可通过内窥镜检查。
3. **钢筋定位**:植入后30分钟内可微调角度,超出时限严禁扰动。
## 四、特殊工况处理
1. **水平植筋**:采用高触变型胶粘剂,必要时在孔口加装定位卡具。
2. **潮湿环境**:选用水下专用植筋胶,施工前需用热风机烘干孔洞。
3. **密集钢筋区**:采用小直径钻孔(d+2mm)并配合低粘度胶体确保渗透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