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陶瓷颗粒配合比设计与施工工艺
彩色陶瓷颗粒作为一种环保型路面材料,广泛应用于城市绿道、公园步道及景观路面。其配合比设计直接影响路面的耐久性、色彩稳定性及防滑性能。
**材料性能指标**
1. **陶瓷颗粒**:粒径通常为1-3mm或3-5mm,莫氏硬度≥7,吸水率≤0.5%,确保耐磨性与抗压强度。颗粒表面需经高温烧结,形成致密结构,避免褪色。
2. **粘结剂**:采用改性环氧树脂或聚氨酯,固含量≥80%,拉伸强度≥5MPa,耐候性需通过2000小时紫外老化测试。
3. **底涂材料**:选用渗透型环氧底漆,粘度控制在200-300cps,确保与基层混凝土(C25以上)粘结强度≥1.5MPa。
**配合比设计要点**
- **骨料级配**:粗颗粒(3-5mm)占比60%-70%,细颗粒(1-3mm)占30%-40%,形成骨架密实结构。
- **树脂用量**:每平方米用量0.8-1.2kg,胶结料与骨料质量比1:4至1:5,过量会导致成本增加,不足则影响粘结强度。
- **颜料添加**:无机氧化物颜料掺量为树脂总量的3%-5%,需预先与树脂高速搅拌分散,避免色差。
**施工工艺流程**
1. **基层处理**:清除浮灰,含水率≤8%,采用喷砂或铣刨法增加粗糙度。
2www.khyzd.com. **底涂施工**:滚涂环氧底漆,用量0.2-0.3kg/m²,养护12小时。
3. **混合摊铺**:将陶瓷颗粒与树脂按比例拌合,人工刮平或机械摊铺,厚度控制在3-5mm。
4. **压实收光**:用橡胶辊筒碾压2-3遍,消除气泡,24小时内禁止踩踏。
**关键控制参数**
- 施工温度10-35℃,湿度≤75%。
- 初凝时间30-40分钟,终凝时间≤4小时。
- 完工后抗滑摆值≥65BPN,透水系数≥0.1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