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平整度是自流平施工成功的基石。一个处理不当的基面会导致自流平开裂、空鼓、起泡等问题,严重影响最终效果和使用寿命。
基面处理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必须对基面进行全面检测。使用2米靠尺检查平整度,缝隙不应超过3毫米。测量基面含水率,水泥基面含水率需低于4%,石膏基面需低于0.5%。检测基面抗拉强度,标准要求不低于1.0MPa。识别基面裂缝、油污、松动等缺陷,并做好标记。
基面处理的详细步骤
清洁处理:使用专业工业吸尘器彻底清除基面灰尘、砂粒。油污区域使用化学清洗剂处理,确保基面无任何污染物。
缺陷修补:裂缝处理采用V型槽切割后灌注环氧树脂砂浆。孔洞和凹陷处使用专用修补砂浆填平。边角部位用弹性密封材料处理,防止应力集中。
打磨粗化:采用带吸尘装置的打磨机对基面进行整体拉毛处理,增加表面粗糙度。特别注意光滑区域的打磨,确保后续材料附着力。
界面剂施工:根据基面吸水率选择合适的界面剂。高吸水基面采用稀释后的界面剂先行渗透,再涂刷原液。涂布量控制在150-200g/㎡,确保均匀无遗漏。界面剂表干后即可进行自流平施工。
关键质量控制点
环境温度需保持在5-3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75%。基面温度必须高于露点温度3℃以上,防止结露。界面剂施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自流平浇筑,避免界面剂失效。
处理完成的基面应达到坚实、平整、干燥、清洁的标准,无空鼓、无裂缝、无油污。每个房间的基面处理都应做好施工记录,包括处理时间、使用材料、环境参数等信息。
基面处理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自流平地面的平整度、强度和耐久性。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好基面处理,是确保自流平施工质量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