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防腐灌浆料是一种专门用于工程结构防水与防腐处理的特种建筑材料,主要由水泥基材料、高分子聚合物、防腐剂及多种功能性添加剂组成。该材料通过压力灌注或自流平方式填充结构缝隙,形成致密的防水防腐层,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隧道、桥梁基础等潮湿或腐蚀性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修复与防护。
在材料性能方面,防水防腐灌浆料需满足多项关键技术指标。其抗压强度通常达到50MPa以上,28天抗折强度不低于10MPa,能够承受结构荷载。材料吸水率控制在3%以内,氯离子扩散系数小于1.5×10⁻¹²m²/s,确保长期防水性能。耐腐蚀性能要求通过5%硫酸钠溶液浸泡180天无开裂,10%盐酸溶液浸泡90天质量损失率小于3%。凝结时间可调节为30-120分钟,流动度保持在300mm以上,便于不同工况施工。
该材料具有三大显著特点:首先是微膨胀特性,膨胀率控制在0.02%-0.04%范围,可完全填充0.3-5mm的裂缝;其次是双组分体系设计,基料与固化剂按4:1比例混合后产生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再者是触变性能优异,静置时粘度保持3000-5000cP,灌注时降至800-1200cP,确保施工顺畅。材料固化后与混凝土粘结强度超过2.5MPa,热膨胀系数与混凝土匹配(10-12×10⁻⁶/℃),避免温度应力导致界面剥离。
施工工艺包含六个关键步骤:基面处理需达到SSD饱和面干状态,裂缝扩缝至20mm宽、30mm深;按水料比0.14-0.16配制浆液,使用转速800-1000rpm的搅拌机混合3分钟;灌注压力控制在0.3-0.5MPa,采用由低向高的注浆顺序;环境温度低于5℃时需采用热水拌合;终凝后8小时内进行湿养护,相对湿度保持90%以上;7天养护期内避免振动荷载。对于渗水裂缝,需先埋设间距30cm的注浆管,采用二次注浆工艺,首次注入水灰比0.6的稀浆,12小时后注入标准配比浆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