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参数解析
1. **材料关键性能指标**
- **密度**:1.8~2.2 g/cm³(固化后),确保材料具备足够的密实度。
- **抗压强度**:≥50 MPa(28天龄期),满足高荷载结构补强需求。
- **抗折强度**:≥10 MPa,保证材料在动态荷载下的耐久性。
- **凝结时间**:初凝≥45分钟,终凝≤8小时(25℃标准条件),便于施工调整。
- **粘结强度**:≥2.5 MPa(与混凝土基面),确保界面结合可靠性。
- **收缩率**:≤0.02%,降低固化后开裂风险。
2. **核心特性及技术优势**
- **化学稳定性**:耐酸碱(pH 3~11)、抗氯离子渗透(≤1.5×10⁻³ mg/cm²·d),优于普通水泥基灌浆料(氯离子渗透率≥3.0×10⁻³)。
- **流动度**:初始流动度≥300 mm(GB/T 50448标准),可灌注0.2 mm以上裂缝。
- **温度适应性**:-30℃~80℃长期性能稳定,低温环境下仍保持80%以上强度(对比普通材料50%强度损失)。
二、施工工艺详解
1. **原材料预处理**
- **配比**:环氧树脂:固化剂:填料=100:25:150(重量比),采用机械搅拌(转速400~600 rpm)至均匀无结块。
- **制备流程**:树脂与固化剂先混合3分钟,再分次加入填料搅拌5分钟,控制浆料温度≤35℃。
2. **施工操作规范**
- **基面处理**:混凝土基面需达到SSD(饱和面干)状态,喷砂处理至粗糙度CSP 3级以上。
- **灌注工艺**:
1. 预埋注浆管(间距≤30 cm);
2. 0.3~0.5 MPa压力注浆,流速控制5~8 L/min;
3. 二次补灌在初凝前完成。
- **关键控制节点**:环境温度>5℃时需采取降温措施,湿度>85%时禁用。
3. **质量检测与异常处理**
- **检测标准**:
- 流动度测试:每批次3组试模,偏差≤±10 mm;
- 粘结强度:拉拔试验≥2.5 MPa。
- **常见问题处置**:
- 浆料黏度异常:立即停止施工,检查配比误差;
- 界面剥离:基面重新凿毛并涂刷环氧界面剂。
三、应用场景说明
1. **适用工程类型**
- 地下结构裂缝修复(隧道、地下室等);
- 水利工程伸缩缝密封(大坝、渡槽等);
- 设备基础锚固(精密机床、发电机组)。
2. **环境适应性措施**
- **高温环境**:选择缓凝型固化剂,施工间隔缩短至20分钟;
- **水下施工**:采用触变型配方,添加3%~5%气相二氧化硅;
- **振动工况**:灌注后24小时内禁止荷载,72小时达到设计强度80%后方可投入使用。
(注:全文严格遵循ASTM C881、GB 50212等标准要求,所有数据均基于实验室验证及工程实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