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砂浆与防静电混凝土是专门用于消除静电危害的功能性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厂房、数据中心、医院手术室等对静电敏感的场所。这类材料通过特殊的导电机制,能够有效导走静电荷,避免静电积累引发的安全隐患。
防静电砂浆主要由水泥、骨料、导电填料和添加剂组成。其中导电填料是关键成分,通常采用石墨、碳纤维或金属氧化物等材料。这些导电填料在砂浆中形成三维导电网络,使体积电阻率控制在10^4~10^6Ω·cm范围内。施工时要求基层含水率不超过8%,采用分层涂抹工艺,每层厚度控制在3-5mm,总厚度一般为10-15mm。施工完成后需养护7天,期间保持表面湿润。
防静电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基础上添加导电组分制成。常用的导电材料包括钢纤维(直径0.1-0.3mm,长度10-20mm)、碳纤维(直径7-15μm,长度5-10mm)或导电矿物粉。这些材料掺量一般为混凝土体积的1-3%,可使混凝土的体积电阻率降至10^3~10^5Ω·cm。施工时需特别注意搅拌均匀,避免导电材料分布不均。浇筑厚度通常为50-80mm,采用平板振捣器振实,表面需进行机械抹光处理。
从性能指标来看,优质的防静电材料应满足:表面电阻1×10^4~1×10^6Ω,体积电阻1×10^3~1×10^6Ω·cm,耐磨性(磨坑直径)≤30mm,抗压强度≥25MPa。这些指标需要通过专业的电阻测试仪和材料试验机进行检测验证。
在施工工艺方面,防静电材料对基层处理有严格要求。基层需彻底清理油污、浮灰,必要时进行凿毛处理。施工环境温度应控制在5-35℃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75%。材料搅拌必须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对于大面积施工,还需设置导电铜带作为接地装置,间距一般不超过6m×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