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性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是一种高性能的复合型防水材料,由聚合物乳液、水泥、石英砂及多种活性化学物质组成。该材料通过聚合物与水泥的水化反应形成互穿网络结构,兼具有机材料的高弹性和无机材料的耐久性。其固含量通常控制在55%-65%之间,拉伸强度可达1.5-2.5MPa,断裂伸长率超过150%,与混凝土基层的粘结强度不低于1.0MPa。
从材料组成来看,聚合物乳液多采用丙烯酸酯共聚物或苯丙乳液,含量约占体系总重的20%-30%。水泥组分通常选用42.5级以上硅酸盐水泥,掺量在35%-45%之间。填料采用级配石英砂,粒径控制在80-120目范围,既保证施工性又提高涂层密实度。活性化学添加剂包括减水剂、消泡剂和防腐剂等,总添加量不超过5%。
该材料具有三大显著特性:首先是双重固化机理,既通过水泥水化形成刚性结构,又通过聚合物成膜形成柔性网络。其次是优异的渗透性,材料中的活性物质可沿混凝土毛细孔道渗透达3-5mm,形成化学锚固。第三是环境适应性,在-20℃至60℃温度范围内能保持稳定的防水性能,耐酸碱范围达pH3-11。
施工工艺要求基层处理必须到位,混凝土表面含水率应控制在8%以下,平整度偏差不超过4mm/2m。采用"一布三涂"工艺时,第一遍涂料需稀释20%-30%作为基层处理剂,用量约0.3kg/m²。第二遍涂刷原浆,用量控制在1.2-1.5kg/m²,同时铺设增强网格布。第三遍涂料在第二遍表干后施工,用量1.0-1.2kg/m²,总干膜厚度不应小于1.5mm。阴阳角部位需做附加层处理,宽度不小于300mm。
固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期4-8小时表干,此时禁止踩踏;中期24-48小时实现80%强度发展;完全固化需7天时间,期间应避免剧烈温度变化。成膜后的涂层应进行48小时闭水试验,水位高度不低于20mm。在长期使用中,材料耐紫外线性能使其可直接暴露使用,人工气候老化试验2000小时后性能保持率仍在8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