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灌浆料是一种高性能建筑材料,主要用于设备基础灌浆、地脚螺栓锚固、钢结构柱脚灌浆等工程场景。这类材料具有早强、高强、微膨胀、自流平等特性,能够满足工程结构对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的严格要求。
在性能指标方面,二类灌浆料通常要求1天抗压强度达到20MPa以上,3天抗压强度达到40MPa以上,28天抗压强度不低于60MPa。其膨胀率控制在0.02%-0.1%范围内,确保灌浆体与基体紧密接触。流动度指标一般在240-280mm之间,保证材料具有良好的自流平性能。这类材料还具备优异的抗渗性能,抗渗等级通常能达到P8以上。
从材料组成来看,二类灌浆料主要由特种水泥、优质骨料、高性能外加剂等成分组成。其中,特种水泥提供早期强度发展的基础;精选的石英砂等骨料保证最终强度;膨胀组分补偿收缩;减水剂改善流动性能;早强剂加速强度发展。这种科学的配比设计使材料兼具优异的施工性能和力学性能。
在施工工艺上,二类灌浆料需要严格控制水料比,通常建议用水量为材料重量的12-14%。施工前需彻底清理基面,去除油污、浮灰等杂质,并充分湿润基面但不得有明水。搅拌时应使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控制在3-5分钟,确保浆体均匀。灌浆时应从一侧连续注入,利用材料的自流平特性自然填充,必要时可采用导流板辅助。灌浆完成后需进行养护,建议采用湿养护或覆盖塑料薄膜的方式,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温度条件对施工影响显著。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高于30℃时,需加强早期湿养护。在特殊环境下施工,如冬季或高温季节,可能需要调整配合比或采取特殊养护措施。对于大体积灌浆工程,还应考虑分层浇筑或设置温度缝等措施,以防止温度应力引起的开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