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配重混凝土的工程应用与技术要点
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稳定性直接影响管线的安全运行。配重混凝土作为管廊工程的关键材料,主要用于平衡外部荷载、防止结构上浮,并提升整体抗压性能。其材料选择、配比设计及施工工艺需严格遵循工程标准,确保长期耐久性。
**材料性能与配比设计**
配重混凝土通常采用密度较高的骨料,如铁矿石、重晶石或钢渣,以实现2.8-3.5t/m³的干密度要求。胶凝材料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掺入粉煤灰或矿粉以改善和易性。典型配比为水泥:重骨料:水=1:4:0.4,抗压强度等级不低于C30,坍落度控制在80-120mm以适应泵送施工。为增强抗渗性,可添加硅灰或膨胀剂,降低氯离子扩散系数至3×10⁻¹²m²/s以下。
**施工工艺控制要点**
1. **骨料预处理**:重骨料需筛分去除杂质,含水率控制在2%以内,避免影响水胶比。
2www.uujsj.com. **搅拌工艺**: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先投入50%骨料与全部胶凝材料干拌30秒,再加水与剩余骨料搅拌2分钟,确保均匀性。
3. **浇筑与振捣**: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500mm,插入式振捣棒间距400mm,振捣时间15-20秒/点,避免离析。
4. **养护管理**:终凝后立即覆盖土工布保湿养护,环境温度低于5℃时需采用蒸汽养护,持续至少7天。
**特殊环境适应性措施**
在沿海或高盐碱地区,需采用抗硫酸盐水泥,并掺加10-15%的硅灰。对于冻融循环区域,含气量应控制在4-6%,气泡间距系数≤200μm。大体积配重混凝土还需埋设冷却水管,控制内外温差不大于25℃。
**质量控制与检测**
每100m³留置3组试块,检测28天抗压强度与密度。采用超声波检测仪进行实体密实度扫描,空鼓区域不得超过总面积的0.5%。长期监测中,需定期测量管廊沉降量,年沉降速率应小于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