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油性脱模剂是一种专门用于低温环境下(通常指0℃至15℃)的模具脱模处理材料。这类脱模剂以矿物油、合成酯类或硅油为基础油,并添加特殊助剂配制而成,其黏度通常控制在50-300cSt(25℃)范围内,具有优异的低温流动性和成膜性能。在-10℃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性能,不会出现结晶或分层现象。
从材料特性来看,低温油性脱模剂的核心性能指标包括:闪点(≥120℃)、挥发率(≤5%/24h)、表面张力(≤25mN/m)以及成膜厚度(1-3μm)www.mldhj.com。这些指标确保了其在低温条件下仍能形成均匀、连续的隔离膜,有效降低模具与制品间的粘附力(脱模力可降低60-80%)。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脱模剂通常含有极性改性成分,使其在金属模具表面的接触角能达到100-110°,大大提升了脱模效果。
在施工工艺方面,低温油性脱模剂需要特殊的应用方法。施工前需将模具温度预热至5-10℃,采用无气喷涂时建议压力控制在0.3-0.5MPa,喷枪距离保持20-30cm。对于复杂型腔模具,需采用二次喷涂工艺:首次喷涂后间隔2-3分钟再进行补喷。在5℃以下环境使用时,建议将脱模剂储存在15-20℃的保温箱中,使用时通过加热管路维持10-15℃的喷射温度。
与传统脱模剂相比,低温油性脱模剂在配方上进行了针对性优化。基础油多采用低凝点(≤-30℃)的合成烃类,并添加了2-5%的低温流动改进剂。常见的添加剂组合包括:聚甲基丙烯酸酯类降凝剂、烷基萘类分散剂以及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这种配方设计使其在5℃环境下的表干时间能控制在30-45秒,完全干燥时间不超过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