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环氧胶泥总出问题?
很多施工人员在操作环氧胶泥时经常遇到固化不良、粘结力下降的问题。究其原因,往往是忽略了环境温度对材料的影响。环氧胶泥的最佳施工温度应控制在15-30℃之间,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固化剂活性会显著降低,导致胶泥无法完全固化。同样,高温环境下(超过35℃)会加速固化反应,缩短可操作时间。
环氧胶泥施工的关键控制点
基面处理不容忽视
混凝土基面的含水率必须控制在8%以下,油污、浮灰等杂质会直接影响粘结强度。建议使用打磨机处理基面,露出坚实基层,必要时可用环氧底涂增强附着力。
配比精确度决定成败
主剂与固化剂的混合比例误差应控制在±2%以内。使用电子秤称量,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确保混合均匀。常见的1:1或2:1配比需严格按产品说明执行。
施工厚度与养护周期
单次批刮厚度不宜超过5mm,多层施工时需间隔4-8小时。完全固化需要7天时间,期间应避免重物冲击或接触化学溶剂。
特殊环境下的应对方案
*潮湿环境施工*:可采用湿固化型环氧胶泥,或在基面涂刷专用隔离剂。地下室、水池等潮湿区域施工后,建议采用除湿机辅助干燥。
*低温环境处理*:冬季施工时可添加5-10%的低温固化促进剂,施工后覆盖保温材料维持固化温度。北方地区冬季施工应特别注意早晚温差影响。
常见应用场景的注意事项
- 地坪修补:裂缝处需开V型槽,清理深度要达到裂缝深度的1.5倍
- 设备基础固定:螺栓孔洞应预先清理,灌注后24小时内不得扰动
- 防腐工程:在酸碱环境使用时,需选择专用耐腐蚀型号,施工后需养护72小时以上
施工完成后,建议进行拉拔测试,粘结强度应≥2.5MPa(混凝土基面)。发现气泡或凹陷应立即修补,固化后再处理会严重影响整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