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加固工艺的三大痛点
在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中,常规的粘钢加固技术常面临以下施工难题:
1. 边缘空鼓问题:普通胶粘剂在钢板边缘易产生气泡空鼓,导致应力集中
2. 密封性不足:传统封边材料在动态荷载下易出现微裂缝,引发胶体渗漏
3. 固化不均匀:大面积施工时胶体流动性差,影响最终粘结强度
灌注型粘钢加固封边胶的技术突破
新型灌注型粘钢加固封边胶通过以下特性解决行业难题:
- 双组分环氧体系:A/B组分在低温环境下仍保持良好流动性(5℃可施工)
- 触变指数≥4.5:垂直面施工不流挂,同时保证灌注饱满度
- 0.2mm微裂缝自修复:特殊改性聚合物可填补施工缝隙
典型应用场景与技术参数
应用场景 | 技术要点 | 性能指标 |
---|---|---|
梁柱节点加固 | 采用压力灌注工艺(0.3-0.5MPa) | 抗剪强度≥18MPa |
剪力墙加固 | 配合专用注胶嘴间距≤300mm布置 | 弹性模量≥4500MPa |
桥梁墩台维修 | 预埋排气孔+二次补注工艺 | 湿热老化后强度保持率≥90% |
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点
- 基面处理阶段:混凝土表面应达到CS3级粗糙度(喷砂处理最佳)
- 封边密封工序:建议采用锯齿刮刀涂抹,厚度控制在3-5mm
- 灌注时间窗口:环境温度25℃时需在40分钟内完成灌注作业
特殊工况解决方案
对于存在渗水的加固面,可选用水下固化型配方,其特点包括:
- 含水率≤8%时仍能正常固化
- 与钢板粘结强度降低率<15%
- 初凝时间可调节至120-180分钟(通过缓凝剂添加比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