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防水工程总出问题?施工工序是关键
建筑渗漏是困扰业主的常见难题,特别是卫生间、阳台等潮湿区域。传统防水材料易开裂、耐候性差,而丙烯酸防水涂料凭借其优异的延伸率和粘结强度,成为解决这些痛点的理想选择。但若施工工序不规范,再好的材料也难以发挥效果。
丙烯酸防水涂料施工前的关键准备
基面处理工序:
- 彻底清除基层浮灰、油污
- 修补裂缝(大于2mm需用密封材料处理)
- 确保基层含水率≤8%(夏季需额外养护)
节点强化处理:
- 管根部位做圆弧处理(R=50mm)
- 阴阳角采用”一布两涂”加强层
- 预埋件周边涂刷不少于3遍涂料
核心施工工序详解(解决渗漏难题)
底涂施工:
- 按1:0.6比例稀释涂料
- 采用十字交叉法涂刷
- 确保无漏刷(用量约0.3kg/㎡)
中涂施工:
- 待底涂表干后(4-6小时)施工
- 分2-3遍涂刷(每遍间隔6-8小时)
- 加铺聚酯无纺布(搭接宽度≥100mm)
面层施工:
- 最后一遍不加稀释剂
- 涂刷方向与前遍垂直
- 总厚度≥1.5mm(用量约2.5kg/㎡)
特殊场景施工工序调整
地下室防水:
- 需先施工水泥基渗透结晶层
- 增设排水板保护层
- 施工缝处设置止水带
屋面防水:
- 增加抗裂纤维布层
- 坡度>2%时顺排水方向施工
- 出屋面管道做混凝土墩台
外墙防水:
- 配合抗碱底漆使用
- 在保温层与饰面层间施工
- 窗框周边做密封防水处理
施工后关键控制点(确保防水效果)
养护管理:
- 施工后48小时内避免踩踏
- 完全固化需7天(25℃环境)
- 闭水试验需在完工7天后进行
质量验收标准:
- 涂层无裂纹、气泡(用10倍放大镜检查)
- 粘结强度≥0.5MPa(拉拔试验)
- 蓄水试验水位下降≤2mm/24h
常见问题处理:
- 涂层起泡:立即刺破修补
- 局部渗漏:采用注浆堵漏后复涂
- 冬季施工:环境温度需>5℃
通过规范化的丙烯酸防水涂料施工工序,可有效解决建筑接缝渗漏、基层开裂导致的渗水问题。不同建筑部位需针对性调整工艺参数,才能确保防水系统的持久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