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构件灌浆料与坐浆料是装配式建筑中常用的两种材料,它们在功能定位、材料组成及施工工艺上存在显著差异。深入理解二者的区别,对确保装配式建筑节点的连接质量至关重要。
一、材料性能与组成差异www.uujsj.com
灌浆料是以高强度水泥为基材,掺入精密级配的石英砂(粒径通常为0.1-1.2mm)、膨胀剂(氧化钙类或硫铝酸盐类)、减水剂(聚羧酸系)及矿物掺合料(硅灰、粉煤灰等)组成的干粉混合物。其标准抗压强度可达80MPa以上,流动度初始值≥300mm,30min保留值≥260mm,竖向膨胀率0.02%-0.5%。这种材料具有微膨胀特性,能有效补偿收缩,确保填充密实。
坐浆料则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42.5级)与中细砂(细度模数2.3-2.6)为主材,掺加保水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增稠剂(淀粉醚),抗压强度标准为30-50MPa,稠度控制在50-70mm(跳桌试验)。其材料组成更注重施工时的抗垂挂性能,而非高强度要求。
二、功能定位差异
灌浆料主要用于预制构件套筒连接,需承受结构传力。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中,灌浆料需与套筒内壁形成大于10MPa的粘结强度,确保力的有效传递。其硬化体弹性模量需达到3.0×10⁴MPa以上,与混凝土基材的变形协调性要求严格。
坐浆料则承担找平和初步定位功能。在预制墙板安装时,坐浆层厚度通常控制在20-30mm,主要承受施工阶段的临时荷载。其弹性模量约为2.0×10⁴MPa,允许存在一定塑性变形以适应基层不平整。
三、施工工艺要点
灌浆料施工需采用专用压力灌浆设备,灌浆压力维持在0.2-0.4MPawww.khshxcl.com。施工前需进行封仓处理,采用专用封堵料(通常为快硬水泥基材料)封闭缝隙。灌浆时采用高位漏斗法,保持灌浆管埋入深度不小于10mm。环境温度低于5℃时需采取加热养护措施,24小时内严禁扰动。
坐浆施工采用人工摊铺,先用齿形镘刀刮出沟槽(深度约5mm),再放置预制构件。施工前基层需润湿但无明水,摊铺后需在20分钟内完成构件安装。夏季施工时需覆盖湿布防止水分过快蒸发,冬季则应采用热水拌合并添加早强剂。
四、质量控制关键指标
灌浆料需重点检测泌水率(≤1%)、氯离子含量(≤0.03%)和抗冻性(F150次冻融循环)。现场需留置40mm×40mm×160mm试件,标准养护28天后进行抗折、抗压测试。
坐浆料质量控制侧重粘结强度(与基层≥0.5MPa)和抗裂性。施工后需检查无空鼓面积(单处≤400cm²,总面积≤2%),采用0.5kg小锤轻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