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0灌浆料作为一种高性能建筑材料,其强度性能是工程应用中的核心指标。根据国家标准GB/T50448-2015《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要求,C50级灌浆料的28天抗压强度应达到50MPa以上。这一强度等级在建筑结构中属于中等偏高范围,适用于大多数承重结构的加固与修补www.khyzd.com。
在材料组成方面,C50灌浆料通常采用52.5级硅酸盐水泥作为基材,配合优质石英砂(粒径0.3-1.2mm)和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0%)。为提高早期强度,常掺入5-8%的硅灰(SiO₂含量≥90%)和1-2%的早强剂。这种配比使得材料的水胶比可控制在0.28-0.32之间,既保证了工作性又确保了强度发展。
从强度发展规律来看,C50灌浆料具有显著的早强特性。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2℃,相对湿度≥95%),其1天抗压强度通常可达25-30MPa,3天强度可达40-45MPa,7天强度可达48-52MPa,28天强度稳定在55-60MPa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在50℃蒸汽养护条件下,其1天强度可提高至35-40MPa,这对工期紧张的项目尤为重要。
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还包括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C50灌浆料的28天抗折强度一般为8-10MPa,弹性模量在30-35GPa之间。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韧性指标(折压比)保持在0.16-0.18,显示出更好的抗裂性能。这些性能的平衡使得C50灌浆料既能承受较大荷载,又具备一定的变形能力。
施工工艺对最终强度有显著影响。施工时应控制好以下关键参数:搅拌时间(3-5分钟)、流动度(初始≥300mm,30min保留值≥260mm)、灌注温度(5-35℃)。对于竖向结构灌浆,建议采用分段灌注工艺,每层厚度不超过1m,间隔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在低温环境(5-10℃)施工时,需采取保温措施并延长养护时间至14天以上。
耐久性方面,C50灌浆料经过200次冻融循环后强度损失不超过10%,氯离子扩散系数小于3.0×10⁻¹²m²/s,抗渗等级可达P12以上。这些指标表明其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还能满足长期使用中的耐久性要求。在特殊环境下,如海洋工程或化工厂房,可通过掺加防腐剂(如6-8%的矿粉)进一步提升性能。
温度对强度发展有显著影响。试验数据显示,当环境温度从20℃降至10℃时,C50灌浆料的3天强度会降低30-35%;而当温度升至30℃时,早期强度可提高20-25%,但后期强度增长会减缓5-8%。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环境温度调整养护方案,必要时可采用加热养护或添加调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