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0压浆料作为预应力孔道灌浆专用材料,其3天抗压强度是工程验收的关键指标。根据GB/T 50448-2015《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要求,C50压浆料3天抗压强度应达到30MPa以上,这是保证预应力结构早期受力性能的基本要求。
从材料组成来看,C50压浆料采用52.5级硅酸盐水泥作为基材,掺入优质矿物掺合料和高效减水剂。其中水泥用量控制在450-500kg/m³,水胶比严格限定在0.26-0.28范围内。这种配比设计既保证了早期强度发展,又确保了浆体的流动性和密实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材料中通常会掺入5-8%的硅灰,这种超细矿物掺合料能有效填充水泥颗粒间的空隙,显著提高早期强度。www.khyzd.com
在力学性能方面,C50压浆料3天强度发展具有以下特征: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2℃,相对湿度≥95%),24小时强度可达15-18MPa,48小时强度约22-25MPa,至72小时即可突破30MPa强度门槛。这种强度增长曲线完全满足预应力张拉的时间要求,使得工程进度得到有效保障。
从微观结构分析,压浆料3天强度形成主要依靠水泥水化产物的快速生成。早期水化产物以钙矾石和C-S-H凝胶为主,这些产物在3天内即可形成致密的网络结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可见,3天龄期的浆体内部孔隙率已降至15%以下,孔径主要集中在0.1-1μm范围,这种微观结构为材料提供了良好的力学性能基础。
施工工艺对3天强度有显著影响。正确的施工流程应包括:首先采用转速≥1000r/min的高速搅拌机搅拌3-5分钟,确保浆体均匀;灌注时应控制流速在0.5-1.0m/s范围,避免离析;灌注完成后需立即进行密封养护,防止水分蒸发。在环境温度低于10℃时,应采取保温措施,否则3天强度可能下降20-30%。
质量控制要点包括:每批次材料必须进行流动度测试(初始流动度≥30s,30min流动度≥25s);现场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采用压力灌浆工艺时,稳压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这些措施都能有效保证3天强度达标。
温度对强度发展影响显著。试验数据表明,当环境温度从20℃提升至30℃时,3天强度可提高15-20%;反之,当温度降至5℃时,强度发展会延缓40%以上。因此冬季施工时需特别注意保温措施,必要时可掺入早强剂来保证强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