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料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钢柱根部灌浆施工前需进行充分准备,首先要清理基础表面,确保无油污、浮灰等杂质。采用高压水枪冲洗后,需保持基础面湿润但无明水。根据设计要求,支设模板时应保证密封性,防止灌浆料漏浆。模板高度应高出设备底座50mm以上。
在材料准备方面,应选用符合GB/T50448标准的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按照厂家提供的水料比进行搅拌,通常水料比控制在12%-14%之间。搅拌时应使用专用搅拌设备,先加入约80%的水,再缓慢加入粉料,最后补加剩余水量。
灌浆料施工关键步骤
灌浆方式选择:
- 对于面积较大的基础,可采用高位漏斗法灌浆
- 复杂结构部位建议使用压力灌浆
- 灌浆应从一侧连续进行,直至另一侧溢出为止
振捣密实:
灌浆过程中应使用振动棒辅助密实,振动时应缓慢提拉,避免过振导致材料分层。对于钢筋密集区域,可采用细长振动棒或人工插捣。
养护管理:
- 灌浆完成后应立即覆盖塑料薄膜保湿
- 环境温度低于5℃时需采取保温措施
- 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前3天尤为关键
特殊工况处理要点
冬季施工:
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用早强型灌浆料,并对拌合水进行加热(不超过60℃)。灌浆后应立即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棉被或使用电热毯。
大体积灌浆:
对于厚度超过100mm的灌浆层,建议分层施工,每层厚度控制在50-80mm。层间间隔时间不宜超过初凝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
节点处理:
钢柱与灌浆料接触面应进行除锈处理,灌浆前24小时涂刷专用界面剂。灌浆料终凝后,应及时对钢柱根部进行防腐处理。
质量验收标准
灌浆施工完成后,应按以下标准进行验收:
- 强度检测:28天抗压强度应≥60MPa
- 密实度检查:采用敲击法检测,声音应清脆无空鼓
- 尺寸偏差:标高偏差≤±2mm,平面位置偏差≤±3mm
- 外观质量:表面平整无裂纹,边缘整齐无缺损
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包括环境温湿度、材料配合比、养护情况等。关键工序应留存影像资料,作为质量追溯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