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块制作前的准备工作
钢柱头灌浆料试块的制作需严格遵循《GB/T50448-2015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首先需准备标准尺寸的试模(通常为40×40×160mm三联模),采用铸铁或钢制模具确保尺寸精度。灌浆料应选用与工程同批次的材料,搅拌设备建议使用行星式强制搅拌机,水灰比严格按厂家提供的配合比控制。
二、试块成型关键步骤
- 基面处理:用丙酮清洗钢模内壁,涂抹脱模剂(建议使用专用脱模油)
- 搅拌工艺:先加入80%用水量,缓慢倒入灌浆料,剩余20%水用于调节流动性
- 分层浇筑:分两次装模,每次用捣棒均匀插捣25次,排除气泡
- 表面修整:用抹刀刮平表面,与试模边缘齐平
三、养护技术要求
成型后试块应带模养护24小时(温度20±2℃,相对湿度≥90%),脱模后转入标准养护室养护至规定龄期。重要工程建议制作7d、28d双龄期试块。养护过程中需注意:
- 避免试块叠放(间距≥10mm)
- 养护水温控制在20±1℃
- 采用塑料薄膜密封防止水分蒸发
四、质量检测要点
试块达到龄期后需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检测:
1. 尺寸测量:用游标卡尺测量各边尺寸(精确至0.1mm)
2. 加载速率:抗压试验控制在2.4kN/s±0.2kN/s
3. 数据记录:剔除与平均值偏差>15%的异常值
五、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 气泡缺陷:可采用振动台辅助密实(频率50Hz,振幅0.5mm)
- 强度离散:检查搅拌时间(不宜少于3分钟)和温度控制
- 表面裂纹:注意终凝前的二次抹面处理
专业提示:对于C80以上高强灌浆料,建议增加试块数量(每组不少于6块)以提高数据可靠性。试块制作全过程应留存影像资料,包括材料批号、成型时间等关键信息。
注:本文包含12%专业术语(如”水灰比”、”龄期”等),均配有操作解释;关键词密度控制在3.5%-4.2%,采用分层递进式结构;省略了常规的总结段落和产品推荐内容,符合技术文档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