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水泥砂浆是一种特殊功能型建筑材料,主要用于电子厂房、计算机机房、医院手术室等需要消除静电危害的场所。该材料通过在普通水泥砂浆中添加导电填料和抗静电剂,使其具有稳定的导电性能,表面电阻值通常控制在10^5-10^8Ω之间。
材料性能方面,防静电水泥砂浆需符合GB/T 26539-2011《防静电陶瓷砖》和SJ/T 10694-2006《电子产品制造与应用系统防静电检测通用规范》等标准要求。其主要技术指标包括:28天抗压强度≥30MPa,粘结强度≥1.0MPa,耐磨性≤0.15g/cm²,表面电阻1×10^5~1×10^9Ω。优质的防静电砂浆还应具备良好的流动性和施工性能,初凝时间控制在2-4小时,终凝时间不超过8小时。
施工前需做好基层处理。基层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C20,表面平整度用2m直尺检查时偏差不超过4mm。施工前需清除基层表面的油污、浮浆等杂质,并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对于干燥的基层,应提前24小时充分湿润,但不得有明水。在阴阳角部位应做成圆弧形过渡,圆弧半径不小于30mm。
材料搅拌时,应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配比进行。一般水灰比控制在0.4-0.45之间,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搅拌好的砂浆应在30分钟内用完,初凝后的砂浆不得加水二次搅拌使用。
施工工艺采用分层抹压法。第一层为界面层,厚度3-5mm,用铁抹子用力压实,使砂浆与基层紧密结合。待第一层初凝后(约4-6小时),施工第二层,厚度控制在8-10mm,用铝合金刮杠找平,再用抹光机提浆抹平。最后一层为面层,厚度2-3mm,采用钢抹子反复压光。每层施工间隔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和湿度适当调整,通常以手指轻压无指纹为宜。
养护阶段尤为关键。施工完成后需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保持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前3天每天洒水养护4-6次,后期可适当减少洒水频率。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35℃之间,相对湿度不低于60%。在低温环境下施工时,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