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静电砂浆与不发火水泥砂浆的技术解析与应用
## 材料性能与特点
防静电砂浆是一种特殊功能型建筑材料,其体积电阻率通常控制在10^6-10^9Ω·cm范围内,能够有效导泄静电荷。该材料主要由导电填料(如碳纤维、石墨或金属氧化物)、水泥基胶凝材料和特殊添加剂组成。导电填料的掺量一般为水泥重量的3-8%,确保形成连续的导电网络。防静电砂浆的表面电阻测试值通常在10^6-10^8Ω之间,符合GB50515-2010《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要求。
不发火水泥砂浆则采用特殊骨料和胶凝材料配制而成,其莫氏硬度通常控制在3.0以下,确保与金属或石材摩擦时不产生火花。主要成分包括白云石、石灰石等非金属骨料,粒径分布为0.15-5mm,级配合理。该材料经落锤高度1.2m、锤重10kg的冲击试验和转速为900r/min的摩擦试验,均不产生火花,符合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 施工工艺要点
防静电砂浆施工前需对基层进行处理,含水率应小于8%,抗拉强度不低于1.5MPa。采用导电铜箔或导电网格铺设接地系统,网格尺寸通常为2m×2m,接地电阻小于10Ω。砂浆搅拌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水灰比控制在0.40-0.45之间,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施工厚度一般为20-30mm,分两层施工,下层初凝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养护期间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35℃,相对湿度不低于50%,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不发火水泥砂浆施工时,基层强度需达到C20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不超过4mm/2m。砂浆配合比通常为水泥:砂:特殊骨料=1:1:2(质量比),水灰比0.38-0.42。施工时应采用机械抹平,单层施工厚度控制在15-25mm,终凝前完成压光作业。施工环境温度宜在5-30℃之间,初凝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施工完成28天后进行不发火性能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