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腐灌浆料的应用方法与施工工艺
## 材料性能与特点
防腐灌浆料是一种专门用于腐蚀环境下的特种建筑材料,主要由硅酸盐水泥、特种骨料、聚合物改性剂和防腐添加剂组成。其抗压强度通常达到60MPa以上,抗折强度不低于10MPa,28天抗渗等级可达P12以上。这类材料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能,可抵抗pH值2-13范围内的酸碱侵蚀,氯离子扩散系数小于5×10⁻¹²m²/s。
材料的工作性能指标包括:初始流动度≥300mm,30分钟流动度保留值≥260mm,泌水率为0,竖向膨胀率0.02%-0.1%。其热膨胀系数与混凝土基体相近,约为10×10⁻⁶/℃,能够有效避免温度应力导致的界面开裂。
## 施工前准备工作
基面处理是防腐灌浆施工的关键环节。混凝土基面需采用喷砂或高压水枪处理至露出坚实骨料,表面粗糙度应达到CSP3-CSP5级。处理后的基面需保持清洁干燥,含水率不超过6%。对于金属基面,需达到Sa2.5级除锈标准,表面残留盐分不超过50mg/m²。
施工环境温度应控制在5-35℃范围内,相对湿度不超过85%。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需采取加热保温措施;高于35℃时,应避免阳光直射施工面。材料搅拌应采用低速强制式搅拌机,转速控制在300-400rpm,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
## 施工工艺要点
灌浆施工宜采用高位漏斗法或压力注浆法。单次浇筑厚度不宜超过100mm,当厚度大于100mm时应分层浇筑,层间间隔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浇筑过程中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辅助密实,振捣间距不超过300mm,每点振捣时间10-15秒。
对于大面积施工,应设置伸缩缝,间距一般控制在4-6m,缝宽10-15mm。施工完成后需立即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养护,24小时后可洒水养护,养护期不少于7天。在养护期间,环境温度应保持稳定,避免剧烈温度变化。
## 特殊环境处理
在氯离子腐蚀环境中,建议采用硅灰掺量8-12%的高性能防腐灌浆料,水胶比控制在0.30-0.35之间。对于硫酸盐侵蚀环境,宜选用铝酸三钙含量低于5%的抗硫酸盐水泥基材料,并掺加10-15%的矿渣微粉。
在冻融循环地区,材料应满足300次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不超过5%,相对动弹性模量不低于80%的要求。此时可掺入引气剂,使含气量控制在4-6%范围内。对于高温环境,需选用耐热性能优良的材料,通常采用磷酸盐水泥体系,长期使用温度可达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