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冻型灌浆料是一种专门用于低温环境下施工的特殊建筑材料,其立方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施工成本。在冬季施工中,普通灌浆料容易因低温冻结而影响强度发展,而防冻型灌浆料通过添加防冻组分,能够保证在-15℃至-20℃环境下正常水化硬化。
该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抗压强度可达60MPa以上,1天强度通常能达到20MPa;流动度控制在300mm以上,确保良好的自流平性能;氯离子含量低于0.1%,对钢筋无腐蚀性;泌水率为0,保证材料均匀性。其显著特点是早期强度发展快,低温适应性好,微膨胀特性可补偿收缩,与旧混凝土粘结强度高。
施工工艺要求严格把控以下几个环节:
1. 基面处理:需清除油污、浮灰等杂质,提前24小时湿润基面,施工前清除明水。在低温环境下,基面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必要时可采用热风机预热。
2. 材料配制:建议采用机械搅拌,水料比控制在13%-15%之间。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冬季施工时宜使用30-40℃温水。一次搅拌量应在30分钟内用完,以防材料性能下降。
3. 浇筑施工:浇筑时应从一侧连续进行,避免分段浇筑产生冷缝。对于大体积灌浆,需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100mm。在-10℃以下环境施工时,应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棉被或搭建保温棚。
4. 养护管理:浇筑完成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保水,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加热养护措施。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前3天尤为关键。
立方用量的计算需考虑以下因素:结构缝隙尺寸、施工损耗率(通常为5%-8%)、材料密度(约2.3t/m³)。例如,灌注1m³空隙实际需要材料约1.05-1.08m³。对于钢筋密集区域,应适当增加10%-15%的用量以保证充分填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