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冻灌浆料是一种专为低温环境设计的特种建筑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冻性能和早期强度发展特性。该材料采用硅酸盐水泥作为基材,掺入高效防冻组分、早强剂和微膨胀剂,在-15℃至-40℃环境下仍能正常水化硬化。其28天抗压强度可达60MPa以上,流动度保持在260-300mm范围,2小时竖向膨胀率控制在0.1%-0.3%之间。
施工前需对基面进行严格处理。混凝土基层应凿毛至露出新鲜骨料,清除表面浮灰、油污及松散颗粒。界面含水率需控制在6%以下,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用热风机对基面进行预热处理,使表面温度升至0℃以上。模板安装应确保密封性,接缝处采用专用密封胶处理,防止浆料渗漏。
拌和工艺对材料性能发挥至关重要。建议使用强制式搅拌机,先投入干料搅拌30秒,再按0.12-0.14的水胶比缓慢加入温水(20-30℃)。冬季施工时,拌合水温可提高至35-40℃,但不得超过45℃以避免假凝。搅拌时间控制在3-5分钟,直至浆体呈现均匀的流态。拌合完成的浆料应在30分钟内使用完毕。
灌浆施工需分层进行。每次浇筑厚度不宜超过100mm,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振点间距不超过300mm。对于大面积施工,需设置伸缩缝,间距控制在4-6米。在-10℃以下环境施工时,应采用保温养护措施,先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再铺设50mm厚岩棉保温层,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温度监测是保证质量的关键环节。施工后24小时内,每小时测量一次灌浆体温度,确保其内部温度不低于5℃。采用红外测温仪检测表面温度时,温差不得超过15℃。若遇极端低温天气,应搭设临时暖棚,保持环境温度在0℃以上。拆模时间应延长至普通条件下的1.5倍,且强度需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