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柱灌浆料是一种专门用于建筑结构中二次构造柱填充的高性能材料。它主要由水泥、骨料、外加剂等成分组成,通过精确配比形成具有良好流动性和强度的灌浆材料。这类材料在28天抗压强度通常达到40MPa以上,流动度控制在300mm以上,能够满足不同工程需求。
在材料性能方面,二次结构柱灌浆料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其早期强度发展快,24小时抗压强度可达15MPa以上,缩短了施工周期。材料收缩率控制在0.02%以内,有效避免了开裂问题。同时,该材料具有微膨胀特性,膨胀率在0.02%-0.04%之间,确保与结构柱紧密粘结。在耐久性方面,抗渗等级达到P8以上,抗冻融循环次数超过50次。
施工工艺要求严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基层处理:需彻底清除结构柱内杂物、油污,并提前24小时洒水湿润,但不得有明水。对光滑混凝土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粗糙度控制在3-5mm。
2. 模板支设:采用钢模板或优质木模板,接缝处用密封胶处理。模板安装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mm,加固间距不大于600mm。在柱顶预留30-50mm高的灌浆口。
3. 材料搅拌:按厂家推荐的水料比配制,通常水料比为0.13-0.15。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3-5分钟,至浆体均匀无颗粒。搅拌后应在30分钟内使用完毕。
4. 灌浆施工:从一侧连续灌注,避免产生气泡。灌注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导管下料。灌注过程中使用振捣棒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500mm。在柱顶出现浮浆后停止灌注。
5. 养护管理:灌浆完成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24小时后开始洒水养护,保持湿润状态不少于7天。环境温度低于5℃时需采取保温措施。
在特殊环境施工时需注意:高温天气应选择早晚施工,必要时添加缓凝剂;冬季施工应使用防冻型灌浆料,环境温度不低于-5℃;雨季施工需做好防雨措施,避免雨水冲刷未凝固的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