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次灌浆料搅拌工艺详解
二次灌浆料是一种高性能建筑材料,主要用于设备基础、钢结构柱脚等部位的加固与填充。其搅拌工艺直接影响灌浆料的流动度、强度和密实度,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 一、材料准备
1. **灌浆料选择**
二次灌浆料通常由高强水泥、精选骨料、外加剂(如减水剂、膨胀剂)等组成,其28天抗压强度可达60MPa以上,流动度应控制在250mm~300mm(采用GB/T 50448标准测试)。
2. **水质要求**
搅拌用水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推荐使用洁净自来水,避免使用含油脂、酸碱性过强的水。
3. **工具准备**
- 强制式搅拌机(推荐转速≥150r/min)
- 电子秤(精度0.1kg)
- 量水容器
- 搅拌铲(备用)
## 二、搅拌步骤
1. **投料比例**
按照厂家提供的配合比进行投料,通常水料比为12%~14%(重量比)。例如,每100kg灌浆料加水12~14kg。
2. **干料预拌**
将灌浆料倒入搅拌机,先干拌1~2分钟,确保粉料混合均匀,避免结块。
3. **加水搅拌**
- 分两次加水:先加入80%的水,搅拌2分钟,观察流动性;
- 再缓慢加入剩余20%的水,继续搅拌3~5分钟,直至浆体均匀无颗粒。
4. **流动性检测**
搅拌完成后,用流动度测试仪检测浆体流动性。若流动度不足,可微调加水量(不超过推荐比例的±1%),并重新搅拌30秒。
## 三、注意事项
1. **搅拌时间控制**
总搅拌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否则可能导致浆体温度升高,影响凝结性能。
2. **环境温度影响**
- 夏季施工时,宜采用低温水(≤25℃)并缩短搅拌时间;
- 冬季施工时,水温可适当提高(≤35℃),但不得直接加热灌浆料。
3. **浆体状态判断**
合格浆体应呈均匀稠状,无泌水、无离析。若出现明显分层,需废弃重新搅拌。
4. **施工时效性**
搅拌后的浆体应在30分钟内用完,避免因初凝导致流动性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