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浇灌灌浆料是一种专门用于建筑结构连接部位二次浇筑的高性能材料,主要用于设备基础、钢结构柱脚、预制构件连接等部位的填充与加固。这类材料需要具备优异的流动性、微膨胀性、早强高强等特性,以确保浇筑体与既有结构形成整体受力。
在材料性能方面,二次浇灌灌浆料的抗压强度通常分为多个等级,常见的有C40、C50、C60等。其中,1天抗压强度可达20-35MPa,3天可达30-45MPa,28天可达50-70MPa。流动度指标一般控制在240-300mm范围内,以满足自流平要求。材料的竖向膨胀率通常在0.02%-0.1%之间,能有效补偿收缩,确保密实填充。
从材料组成来看,这类灌浆料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胶凝材料:采用特种水泥作为基材,配合硅灰、粉煤灰等活性掺合料
2. 骨料:精选级配石英砂,粒径控制在0.5-2.5mm
3. 外加剂:包括高效减水剂、膨胀剂、早强剂等复合添加剂
施工工艺要求严格,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基面处理:需清除基层浮灰、油污等杂质,提前24小时充分湿润基面,施工前清除明水
2. 支模:采用钢模板或木模板,确保密封不漏浆。模板高度应高出灌浆面50mm以上
3. 搅拌:建议采用机械搅拌,水料比控制在13%-15%,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
4. 浇筑:从一侧连续灌注,避免分段施工。必要时可采用导流槽辅助浇筑
5. 养护:浇筑完成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24小时后开始洒水养护,养护期不少于7天
在特殊环境施工时需注意:
- 冬季施工: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可使用早强型灌浆料
- 高温施工:温度超过30℃时,宜选择早晚时段施工,浇筑后及时覆盖保湿
- 大体积浇筑:需分层施工,单层厚度不宜超过100mm,间隔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
质量控制要点包括:
- 现场抽样检测流动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 制作同条件养护试块,检测各龄期强度
- 采用敲击法检查密实度,空鼓区域需补灌
- 重要部位可采用超声波检测密实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