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加固灌浆料施工注意事项及技术要求
一、材料选择与性能指标
1. 材料基本要求
二次加固灌浆料应选用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其28天抗压强度需达到60MPa以上,流动度控制在300mm±20mm范围。膨胀率指标应满足0.02%-0.1%的技术要求,确保后期无收缩裂缝产生。
2. 关键性能参数
- 初凝时间:≥45分钟
- 终凝时间:≤12小时
- 泌水率:≤1.0%
- 抗折强度:≥10MPa(28天)
- 弹性模量:≥30GPa
二、基层处理要点
1. 表面处理
施工前需彻底清除基层表面的油污、浮灰等杂质,混凝土基层应进行凿毛处理,露出新鲜骨料,粗糙度控制在3-5mm。对于光滑的钢结构表面,需进行喷砂处理至Sa2.5级标准。
2. 湿润处理
灌浆前24小时应对基层进行充分湿润,施工前1小时清除明水。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用不超过40℃的温水湿润。
三、施工工艺控制
1. 搅拌工艺
采用机械搅拌,水料比严格控制在0.12-0.14范围内。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搅拌完成后应在30分钟内完成浇筑。高温环境下可适当添加缓凝剂,但掺量不得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5%。
2. 浇筑工艺
浇筑时应从一侧连续进行,避免产生气泡。对于厚度超过100mm的灌浆层,应采用分层浇筑工艺,每层厚度控制在50-80mm,间隔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
3. 养护要求
浇筑完成后应立即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养护,环境温度高于25℃时,应在终凝后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冬季施工应采取保温措施,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5℃。
四、特殊环境施工
1. 高温环境
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 使用冰水搅拌
- 在早晚温度较低时段施工
- 浇筑后及时覆盖湿麻布
2. 低温环境
环境温度低于5℃时需采取:
- 使用早强型灌浆料
- 采用加热养护措施
- 延长养护时间至14天以上
五、质量验收标准
1. 外观检查
灌浆层表面应平整密实,无蜂窝、麻面等缺陷。边缘部位应饱满,无缺角现象。
2. 强度检测
按照GB/T50448标准要求,每50m³留置一组试块,进行7天、28天强度检测。现场可采用回弹法进行强度抽测,偏差不得超过设计值的15%。
3. 粘结性能
采用拉拔试验检测粘结强度,最小值不应低于1.5MPa。对于重要结构部位,应进行钻孔取芯检测密实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