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堵漏灌浆料的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 材料性能与特点
堵漏灌浆料是一种专门用于建筑结构渗漏修补的高分子材料,主要由聚氨酯、环氧树脂或丙烯酸盐等化学物质组成。这类材料具有优异的渗透性和膨胀性,遇水后能迅速反应形成凝胶状固体,有效填充裂缝和孔隙。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抗压强度达到15-25MPa,粘结强度不低于1.5MPa,凝固时间可控制在30秒至10分钟之间,膨胀率可达200%-300%。
优质堵漏灌浆料应具备以下特点:低粘度便于注入细微裂缝;快速固化适应紧急堵漏需求;良好的抗渗性能,渗透系数小于10-9cm/s;耐化学腐蚀性能强,能抵抗酸碱盐侵蚀;与混凝土基面粘结力强,不易脱落。材料选择时应根据渗漏部位、水量大小和环境条件综合考虑,对于动水压力较大的部位宜选用速凝型聚氨酯材料,细微裂缝则适用低粘度环氧树脂灌浆料。
## 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需对渗漏部位进行详细勘察,确定裂缝走向、宽度和渗漏原因。准备工作包括:清理基面,去除松动混凝土和杂质,使裂缝充分暴露;在裂缝较宽处(>0.3mm)需沿裂缝走向开凿V型槽,槽宽20-30mm,深度15-20mm;对于渗水严重的部位,应预先埋设导水管引流减压。
工具准备包括:电钻、注浆泵、压力罐、注浆嘴、搅拌器、量具等。注浆嘴间距应根据裂缝宽度和深度确定,一般为20-50cm,裂缝交叉处和端部必须设置注浆嘴。对于贯穿性裂缝,需在两侧交错布置注浆嘴。施工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35℃之间,雨天或基面潮湿度过大时应暂停施工。
## 灌浆施工工艺
灌浆施工分为低压慢注和高压快注两种方式。对于细微裂缝,宜采用低压(0.2-0.5MPa)慢注方式,使浆液充分渗透;对于较宽裂缝可采用高压(0.5-1.5MPa)快注方式。具体步骤为:首先从最低处的注浆嘴开始注浆,当相邻注浆嘴溢出浆液时,移至该嘴继续注浆,依次向上进行。
注浆过程中需控制注浆压力,避免压力过大导致裂缝扩展。注浆速度应保持均匀,对于吸浆量大的部位可适当减缓速度。当浆液从裂缝表面渗出时,应立即停止该嘴注浆,并用快凝材料封堵。注浆完成后,保持压力1-2分钟,确保浆液充分填充。对于垂直裂缝,应自下而上分段注浆,每段高度不超过1.5m。
## 后期处理与质量控制
注浆结束24小时后,可拆除注浆嘴并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平。对于表面渗漏部位,可涂刷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加强防水效果。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查,主要方法包括:观察表面是否平整、无渗漏;敲击检查是否存在空鼓;必要时可进行钻孔取芯检测浆液填充情况。
关键质量控制点包括:注浆材料配合比必须准确,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注浆顺序必须从低到高,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注浆压力应平稳上升,避免忽高忽低;注浆量应大于理论计算值的10%-15%,确保充分填充。对于重要结构部位,宜进行现场试验确定最佳注浆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