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灌浆料试件尺寸是工程检测中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材料性能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标准试件通常采用40mm×40mm×160mm的棱柱体,这一尺寸设计基于材料固化过程中的应力分布特性,能够真实反映灌浆料的抗压、抗折强度等关键指标。
在材料性能方面,二次灌浆料的28天抗压强度需达到60MPa以上,流动度控制在250-300mm范围。高强无收缩特性要求其竖向膨胀率在24小时内不超过0.1%,泌水率低于0.5%。这些指标与试件尺寸存在直接关联,40mm的截面宽度可有效避免尺寸效应导致的强度测试偏差。
试件成型工艺要求严格的环境控制。实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拌合时水胶比控制在0.14-0.16之间,采用机械搅拌3分钟后立即注入涂有脱模剂的钢制模具。模具内壁光洁度需达到Ra3.2μm,确保试件表面平整无缺陷。
养护阶段分为两个关键期:初凝后24小时内带模养护,温度维持在20±1℃;脱模后转入标准养护室,水温控制在20±2℃。试件间距应保持20mm以上,避免相互干扰。这种养护条件能保证试件内部水化反应充分进行,使测试数据具有可比性。
尺寸公差控制是试件制备的核心环节。长度方向偏差不得超过±0.5mm,截面尺寸误差控制在±0.2mm以内。试件各相邻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端面平整度需满足0.05mm/m的要求。这些精度指标确保荷载施加时应力分布均匀,避免局部应力集中导致的测试误差。
对于特殊工程要求的试件,尺寸可进行相应调整。桥梁支座灌浆试件常采用100mm立方体,大流动度材料宜采用直径150mm的圆柱体试模。但所有非标试件必须通过尺寸换算系数与标准试件建立数据对应关系,保证测试结果的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