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浆料与支座灌浆料的性能特点及施工工艺对比分析
## 坐浆料的基本特性与技术要求
坐浆料是一种用于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和地脚螺栓固定的专用建筑材料。其主要技术指标包括:抗压强度通常达到50MPa以上,流动度控制在280-320mm范围,初凝时间不少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超过12小时。这类材料具有微膨胀特性,膨胀率一般在0.02%-0.1%之间,能够有效补偿收缩,确保与基础混凝土的紧密结合。
从材料组成来看,坐浆料主要由高标号水泥、精选骨料、高性能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组成。其中水泥通常采用52.5级硅酸盐水泥或硫铝酸盐水泥;骨料粒径控制在0.5-2.5mm之间,级配合理;外加剂包括减水剂、膨胀剂和早强剂等。这种组合使坐浆料具有高强度、高流动性和微膨胀的综合性能。
## 支座灌浆料的专业性能参数
支座灌浆料是专门为桥梁支座安装设计的特种材料,其性能要求更为严格。典型技术指标为:28天抗压强度不低于60MPa,流动度保持在300-340mm,泌水率小于1%,弹性模量达到3.0×10⁴MPa以上。这类材料还需具备优异的耐久性能,包括抗冻性(冻融循环300次以上)、抗渗性(渗透压力≥1.5MPa)和抗氯离子渗透性。www.khshxcl.com
支座灌浆料的原材料选择更为考究,通常采用低碱水泥,严格控制氯离子含量(<0.06%)和碱含量(<0.6%)。骨料采用特级配石英砂,粒径分布为0.1-1.0mm。为提高早期强度,常掺入纳米硅粉等活性掺合料。此外,还添加了特殊聚合物改性剂,以改善材料的韧性和粘结性能www.uujsj.com。
## 施工工艺的关键控制点
坐浆料施工时,基础处理是首要环节。需清除表面浮浆、油污和松动颗粒,并提前24小时充分湿润基面。搅拌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水料比控制在0.12-0.14,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灌注时应从一侧连续进行,避免产生气泡,灌注高度一般控制在30-50mm。灌注完成后需覆盖湿布养护至少7天,环境温度保持在5-30℃之间。
支座灌浆料施工工艺更为精细。基面处理要求达到SSD(饱和面干)状态,必要时进行界面处理。搅拌需使用高精度计量设备,水温控制在20±2℃。灌注采用高位漏斗法,灌注速度保持稳定,避免湍流产生。对于大型支座,需分层灌注,每层厚度不超过100mm,间隔时间控制在初凝前。养护阶段采用密封保湿法,相对湿度保持90%以上,温度波动不超过±5℃。